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陈仓区:构建“1+2+3”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4-12-06 09:02

为贯彻落实省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陈仓区司法局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将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工作融入“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体系建设,推进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率。

建好“1”个中心。在区市民中心一楼服务大厅设立陈仓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公证业务等4个服务窗口,由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值班。中心安装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智能终端包含智能咨询服务、智能法律服务、普法宣传、业务办理、律师视频等5大板块,11个功能模块,终端连接律所,让公共法律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

联动“2”条线路。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积极构建实体、热线、网络三台融合,即提供面对面法律服务,又通过“12348”专线实现咨询、预约、受理、审核、投诉、监督等公共法律服务功能。提升专线服务质量,建立专人值班服务制度,确保服务咨询“有人接、及时接、热情接、专业接”,线上线下并行,全方位、宽领域、规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已基本形成。

完善“3”级平台。构建区、镇、村(社区)三级智慧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重点搭建区级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行政审批局、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3个群众来访量较大的窗口单位配备安装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依托司法所搭建镇级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14个镇街建成标准统一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站点覆盖率达100%。为阳平、慕仪等9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安装了柜式智能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为其他5个镇(街)法律服务工作站安装了桌面式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试点开展村级智能化信息化公共法律服务。在全区177个村(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巩家泉等7个村(社区)安装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全区177个村(社区)以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抓手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将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全区共配备各式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32台,累计投资68万元,区镇村“三级”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初步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