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陈仓区税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税务部门的实践运用,着力打造“陈枫和畅”税费争议调解咨询品牌靓丽名片,加快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税费治理中开花结果。
一、党建引领“标杆桥”,榜样力量促提质建新功
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陈仓区税务局以基层党组织作为税费争议化解主阵地,由各税务分局党支部书记担任税费争议咨询调解团队负责人和第一责任人,选拔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争议调解员,党支部纪检委员全程监督调解,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力量助推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征纳更和谐”。
二、主动问需“初心桥”,源头疏解让征纳关系更和谐
“矛盾不上交”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初心和本意,陈仓区税务部门坚持源头早疏解、争议细调解、矛盾同化解,以“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主动治理工作模式转变,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解决在当地,推动诉求响应和争议化解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立足解决纳税人和缴费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建立征集需求、按需服务、全程监管、风险防控于一体的全流程税收管理服务机制。日常工作中主动发现需求、寻找需求、研判需求、解决需求,建立常态化税企互动交流、问题跟踪、分析整改的工作机制。结合税费热点难点问题,面向纳税人缴费人开展“日常+专项”需求征集,收集12366热点反馈以及对外公开电话的咨询数量等,梳理纳税人缴费人普遍共性诉求。充分运用税务直播“云”课堂、税企互动平台、税企交流群等线上平台,开展税费优惠政策宣传、纪法宣传等活动,确保政策推广、互动式政策宣传辅导和办税缴费问题咨询解答常态化、日常化。2023年累计开展培训37场,其中线上直播33场,累计观看人数达9717人次,获得纳税人一致好评。
三、真情服务“便民桥”,争议调解让税费服务零距离
受地理条件及区位分布限制,陈仓区税源呈现出管理区域跨度大、纳税人分布相对分散的特点。为打通办税缴费“最后一公里”,陈仓区紧紧围绕税费服务“零距离”要求,在3个偏远镇街设立办税服务窗口,坚持无需不扰、无时不在、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多维度精准对接涉税费业务需求。对偏远地区纳税人提出的可线上解决的简单涉税费问题,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平台解决。对不能线上解决的复杂问题,组织咨询调解团队,上门为纳税人解疑答惑。自枫桥式税务分局建成以来,共接收处理各类咨询3982个,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咨询调解同步进行,靶向发力开展宣传辅导工作,把服务送进乡村、办到家门口。
四、互联互通“协作桥”,争议化解促税费服务转型升级
陈仓区根据辖区实际,科学整合力量,根据矛盾不同类型,采取差异化调解措施,深入推进矛盾化解,切实减轻基层税务分局工作压力,提高争议矛盾工作效能。构建“1+3+6+N”调解体系,实现争议化解全局统筹,争议调解团队参与,现场诉求及时回应,培养人才化解矛盾有接续。设置闭环管理机制,畅通诉求反馈渠道,加快诉求解决时间,提升部门间协作能力。八个明确,即“明确制度、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完成时限、明确要求、明确流程、明确目标、明确监督落实”,保障“枫桥经验”坚实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化解涉及发票开具、税费申报、免税退税、社保征缴、信息备案等方面共11件简单税费争议。
五、精细服务“连心桥”,惠民利民立税务新“枫”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之一就是服务群众。陈仓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坚持纳税人无小事。强化窗口服务意识,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靠前服务,实现办事有人“领”疑难有人“解”诉求有人“应”。坚持为纳税人提供“不断档”、“不打烊”普适化服务的同时,关注纳税人个性化服务需求,抓“大”不放“小”,推出税务“陈e办”、“云”直播、“税务管家”工作站等多元化税费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办税获得感和满意度。2023年陈仓税务取得了争议办结率和处理满意率“两个100%”,纳税人满意度稳居全市前三,稳步挺近全省第一方阵。
下一步,陈仓区税务部门将以强根基、提质效、增动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税务分局“末梢”服务能力,积极唱响让纳税人温暖、舒适的“陈枫和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