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陈仓区东关街道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扣“三个年”活动要求,把党建引领提升党群服务质量作为抓实基层治理的“先手棋”,在前期试点和全域推广见效的基础上,打造“党建+微网格+敲门办+N”升级版,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末端,做实“微服务”,便民“零距离”,激活“微治理”,实现政府作风转型,群众满意转身,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质服务环境。
一是织密一张网,让“党员”在“网”中行。东关街道辖区11个村均建立“N31”+“星火岗”网格图,按照村民小组划为“N”个区,以15-20户为单位,将全部村民按居住区域全部入网,建立三级网格管理制,党总支书记为一级网格长,村常设干部和党支部书记为二级网格长,党小组组长与村民代表为三级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为“星火岗”,分级定岗定责。网格员每周在网区内巡查一次,穿梭于“责任田”,“星火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借助居住地域贴近群众的邻里优势,积极起到“星火吹哨,网格随到”的作用,实现便民服务无缝对接,实现群众办事时间上做减法,为民服务便利上做加法。
二是梳理一揽事,让“服务”在“格”中定。社会治理的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为民服务上,东关街道全面推进“八新”标准服务平台建设,全辖区推广“四本台账”(办事指南、办事登记簿、服务评议簿、敲门办“口袋”手册)、“三项监督机制”(柜台贴“好差评”二维码,门外设意见箱,公示投诉电话),在各便民服务点落实“五办”(直办、代办、网办、陪办、联办)制度,将54个与村民息息相关的党群服务事项实现不出“网格”就能办。今年以来,全街道网格员主动发现问题找民办事达2300多件,通过“一站式”“点对点”服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办事不方便的现状,用实效“网”住了村民的心。
三是守好一方责,让“实事”在“民”中办。“敲门办”是让服务的触角前移到村组户,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在网格中快速化解。村两委在提供政务便民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特色管理服务办法,找准切入点,将为民办实事和当前各项重点工作与“党建微网格”有机嫁接,网格员登门入户开展养老保险年检、医保缴费、征兵宣传、项目征地等工作,截至目前,征取6个村名小组313亩地,为中车时代、大窑项目顺利落户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累计开展上门养老认证、发放助残器具、申领高龄老人补贴等直办事项530余人次,开展务工交通补贴发放、残疾证换发、雨露计划补助发放等代办事项400余人次,上门开展兵役登记、禁燃禁烧、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等宣传1300余人次,实现了工作现场前移到群众家中,让基层政务便民服务工作效能大幅提升,群众绽放满意笑脸“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