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石镇位于陕甘交界,地理环境复杂,人员居住分散,社会治理难度大。近年来,拓石镇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服务“四大机制”,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在全镇域划分网格小组80个,微网格170个,服务管理全域覆盖。自开展网格服务以来,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4条,调处矛盾纠纷36起,开展政策入户宣传372次,有力推动215件民生“关键小事”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妥善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构筑基层治理新格局,撰写基层治理“大文章”。
着眼夯实工作根基,构建党员为主,后备力量、志愿者等为补充的力量配备机制。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治理体系,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目标,坚持党建带群建,将党员干部嵌入网格,示范带动村组组长、后备力量、党员群众志愿者、企业家及致富带头人到网格报到,汇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全镇共有网格长80人,网格员170人,其中,党员占比65.2%,村组组长、志愿者等占比55.6%,后备力量全覆盖,占比23.6%,企业家及致富带头人占比24.4%。
着眼优化运行模式,构建线上线下“双网”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网格事件“发现-上报-流转-处置-反馈”工作流程,形成“线上做优效率、线下做实服务”的治理联动机制。在常态化指导全镇网格做好矛盾隐患及问题线索摸排的基础上,通过群众线上微信群点单明确问题诉求,网格员接单反馈,网格长根据问题类别和化解难易程度据实划分等级的形式,对评估为“蓝色”低风险的,指导网格员第一时间处理,对评估为“红色”高风险的,转报村级党组织共同协商解决,做到不压不误。同时,着眼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定期上门采集需求,并建立特殊人群需求档案,由村级统一跟进解决,实现民情在网格内掌握、力量在网格内联动、问题在网格内化解。
着眼增强组织能力,构建多元参与共治共享机制。打造“1+X”一核多元的开放型网格治理体系,由网格“吹哨”,党员、退役军人、入党积极分子等协同联动开展入户走访活动,提供“多对一”帮(代)办服务;充分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团队、社会组织等力量,在防汛抗旱等特殊时期提供应急支援服务。同时,结合村情民情实际,打造“网格议事厅”“围炉煮茶-村民议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议事平台以及矛盾纠纷调解室、网格红色服务驿站等服务平台,引导大家畅所欲言,提供便民服务,让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着眼提升治理效能,构建积分管理动态考核机制。探索制定《网格积分制管理细则》,实行网格月度积分考核和周期性评比制度,不断提升网格员自治能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积分靠前的网格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对态度不积极、工作不认真的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设立“网格公益金”“时间银行”等,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累计已有58人兑换生活用品、米面油等67件,实现“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促治理”的良性循环,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进一步激发网格员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