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拓石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省市区防汛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预防为先、综合施策、责任上肩、固本强基”为工作目标,提前部署,提早谋划,逐步形成了建立一项预警机制、确保两项工作落实、强化三个前置保障的“123”工作法,积极应对防汛备汛工作,全力保障辖区群众安全度汛。
建立一项预警机制。针对辖区山洪与地质灾害风险交织的特点,整合自然资源、水利、应急等多个站办力量,构建“分级监测+全域响应”预警体系。落实镇村两级监测责任,同步建立“镇包村、村包组、党员包户”的预警信息传递链条,确保汛情信息30分钟内直达群众。聚焦独居老人、残障人员等特殊群体,逐户明确包联责任人,通过“敲门行动”、电话提醒等方式实现预警“最后一米”精准覆盖,确保预警发布、应急响应、人员转移等环节衔接顺畅,全面提升灾害临战反应效率。
确保两项工作落实。一是落实隐患排查。组织镇村组干部120余人对全镇高陡边坡、12个山洪灾害易发区和10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薄弱环节开展全面细致摸排,同时明确26名监测员负责山洪及地灾隐患点监测、预警,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示警、第一时间疏散。二是落实物资储备。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指导各村迅速补充和更新应急物资储备库,对现有的500余件应急物资,包括发电机、应急照明设备、干电喇叭等进行维护和保养,力求做到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
强化三个前置保障。一是应急力量前置。为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拓石镇根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合理配置辖区内的应急资源,组建了13支由280余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1支镇级综合应急救援队和12支村级应急分队,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二是应急预案前置。动态更新防汛要素,全面修订并完善了镇村两级的防汛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高风险区域的老弱病残孕、移民搬迁返流户等特殊群体,提前进行信息登记,包括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和转移责任人等关键信息,构建了详尽的转移安置责任体系。三是培训演练前置。按照群防群治的原则,汛前对260余名镇村防汛责任人、抢险队员进行防汛知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提高风险意识和处置能力;同时根据辖区防汛工作实际需要,计划在5月底前,组织开展模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险情的多场景防汛应急演练,将重点检验村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体系的协调性、抢险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应急物资调配的时效性。确保在真实灾害发生时,各级防汛责任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执行应急预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