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街动态

拓石镇:申报创建“拓石柴胡匠”市级劳务品牌

来源:拓石镇 发布时间:2025-04-15 09:5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传统技艺,近年以来,拓石镇将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富民工程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柴胡、花椒等传统特色产业,瞄准“中国柴胡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金字招牌,重点培育“拓石柴胡匠”劳务品牌,推动特色产业扩规模、提质效、促就业、稳增收。目前,拓石镇柴胡种植面积5.6万余亩,每亩产量可达100—150公斤,每年每亩产值超过4000元,种植户已超3000户,累计助力1516户贫困家庭实现增收致富。

一是深度挖掘特色,精准锚定品牌方向。

2024年10月,宝鸡(陈仓)柴胡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陈仓区首个获此认证的品牌,产业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作为“十大秦药”之一的西山柴胡,皂甙含量高达1.37% ,是药典标准的四倍有余,品质十分卓越。

拓石镇柴胡种植随着柴胡产业的发展,汇聚了一批熟练掌握柴胡种植、采收、加工技术的能工巧匠,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工艺,确保柴胡品质优良,深受市场认可。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拓石柴胡匠”劳务品牌建设,成立劳务品牌建设工作专班,深入调查摸底,以柴胡种植、加工、销售为核心,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集中化、规模化的“合作社+基地+农户”高效经营模式,依托通洞村、孟家塬、九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柴胡种植为引领,辐射带动周边各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由点及面,筛选出高品质优质柴胡籽在全镇推广,统一柴胡品种,从源头上保障道地柴胡品质,确保优质柴胡资源不流失,进一步推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助力群众致富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区级劳务品牌创建申报,下半年争创市级劳务品牌。

二是定制多元培训,锻造专业劳务队伍

为了让“拓石柴胡匠”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拓石镇按照“培训铸品牌、品牌拓市场、市场促就业”的思路,把提升从业者服务技能作为关键环节,把扩大劳务品牌规模作为既定目标,广泛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劳务品牌实用性培训。加强种源基地建设,由通洞村陈皂计等种植能手、农技专家对种植大户、合作社进行培训和指导,提升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拓宽从业人员就业渠道,推动劳务品牌“质”与“量”同步提升。同时开展“户社企”合作,延长产业链。引进龙头企业,探索柴胡从切片、研磨等初加工向提取、制药、柴胡茶等深加工转变,不仅提升了作物产值也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近就业岗位,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柴胡匠”们掌握专业的柴胡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等,熟知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对柴胡生长的影响。在加工方面,精通柴胡的采收、晾晒、筛选、切片等工艺,能够保证柴胡产品的质量。目前,全镇培育柴胡种植大户270户,发展涉柴胡产业合作社14个,土专家32个、种植能手86人,带动小规模种植户2300余户。

三是全面宣传推广,助力提升品牌影响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拓石柴胡匠”劳务品牌广为人知,拓石镇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推广活动。线上,利用“拓石留印”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品牌宣传视频、陈皂计等就业先锋风采展示、成功案例分享等内容,吸引了大量潜在客户和从业者关注。线下,在通洞村开展柴胡种植技能大赛等活动,在杨家川村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欢送仪式等活动,展示劳务品牌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对接在外经商办企业优秀人才及铁路等驻镇单位,定向劳务输出310人,向外地输送劳动力达7636人;对返乡农民工上门开展“面对面”“点对点”帮扶43人次,不断激发群众转移就业内生动力,为劳务经济就业“外输内扩”筑牢坚实基础。

柴胡匠劳务品牌的创建,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推动拓石镇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未来,品牌将致力于:培育一批高素质柴胡种植加工技术人才;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提升产业效益;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品质、更强的品牌影响力,推动“拓石柴胡匠”走向全国市场,成为劳务经济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