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街动态

赤沙镇:赤沙血社火 千年非遗演绎惩恶扬善的魔幻史诗

来源:赤沙镇 发布时间:2025-02-14 15:39

【非遗瑰宝·独步天下】

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血社火”,是中国现存唯一以《水浒传·武松杀西门庆》为题材的社火形式。血社火又叫“快活”,原因有二:一是取材《水浒》中地名,即“快活林”;二是取其意,即铲除了为非作歹的恶人,大快人心。耍血社火也叫“扎快活”,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庄户人,一年四季没有个快乐的时候,扎快活就是追求快意开心;另一个就是通过社火游演宣扬惩恶扬善,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历史溯源·铁匠奇缘】

据传,清朝末年,一位串乡铁匠,病倒三寺村头,村里一位吴姓老人,将其接到家里,不仅给其饭吃,而且煎熬中药为其治病,直到痊愈。为了感谢救命之恩,铁匠打造特制剪刀、锥子等十多件道具,元宵节时,把村民装扮起来在村里游行表演,深受老百姓喜爱。铁匠离开时把这套道具留在了村里,将化妆技术传授给了他的救命恩人吴老汉。吴老汉的后人对该化妆技术严加保密从不外泄,且传男不传女,技艺六代单传,至今沿用百年前古道具9件,唯吴氏嫡系掌握“以假乱真”的绝密化妆术,传承谱系已至第七代传人吴福来。

【魔幻现场·视觉震撼】

血社火主要内容人称“七拳六脚十三件”,意即西门庆的13个打手有的被剪子、锥子刺进眉心;有的被菜刀、杀猪刀、铡刀劈入脑门;有的被板凳、泥屣、砖块插入额头,有的被锄头、利斧、镰刀砍进头颅;有一个被利剑刺穿肚子、肠子外流。一个个扮相人物刀扎斧劈,浑身鲜血,场面震撼,蔚为壮观。

【文化密码·乡土信仰】

双重快活,既取《水浒》地名“快活林”,更昭示铲奸除恶后的酣畅淋漓,凝聚百姓对善恶有报的朴素信仰,现已成为赤沙游子的乡愁图腾。近十多年来,先后受邀赴全国多地演出,每次演出都吸引数以万计的群众围观。2024年赴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演出优秀奖。赤沙血社火,正以凌厉诡艳的身姿,从秦岭深麓走向全国舞台,在乡村振兴浪潮中书写着非遗活化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