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千渭街道工会爱心驿站建设,始终坚持“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职工群众需求的原则,聚焦环卫工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出租车驾驶员等户外劳动群体,针对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因地制宜,群策群力,目前爱心驿站基础设施不断提升,驿站活动日益丰富。
加强领导,精心周密安排。将爱心驿站建设纳入街道工会总体工作,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亲自带头研究谋划,在服务站点建设原则、建设方式、建设标准、运行管理、评价考核监督等方面做出具体工作要求,定期跟踪驿站建设进度。按照“设施提升、功能完善”的原则,扎实推进驿站建设工作。积极协调区总工会、区社会工作部等单位支持,为更好推进驿站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科学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驿站建设按照“六有”标准(统一的标识名称、合理的站点布局、健全的服务设施、完善的服务功能、规范的管理制度、地图查询功能)进行建设。驿站内配备沙发、桌椅、微波炉、空调、饮水机(烧水壶)、工具箱、报刊架、雨伞、应急医药箱、手机充电器等设施设备,重点解决户外劳动者在饮水、就餐、避雨防暑、如厕、休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保证户外劳动者“吃饭有桌椅、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
加强宣传,提升驿站影响力。驿站配备街边职工书屋,定期为驿站配送工人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宝鸡日报等党报和工会业务类报刊,并开通免费WIFI。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传建设街道工会爱心驿站的目的意义、服务项目、功能设施等,切实让广大职工群众、户外劳动者和社会各界知晓爱心驿站建设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使户外劳动者有需求时“找得到”“能进来”。
工会爱心驿站的设立,不仅体现出街道工会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关心关爱,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也让更多职工和群众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小小的驿站,传递着无声的爱。哪里有劳动者的身影,工会驿站就向哪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