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陈仓区秉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致力于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养融合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牢体系建设:打造一站式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陈仓区高度重视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在资源整合方面,大力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合理调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科学规划医养结合机构的布局与建设,充分考虑人口分布、老年人健康需求等因素,确保机构能够覆盖到更多有需要的老年群体。截至2024年底,建成千渭星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鸡市聚福琳老年公寓、阳平镇中心卫生院、千河镇卫生院、慕仪镇卫生院、贾村镇桥镇卫生院6家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医养结合服务。
做实精准服务:打造适配型医养结合模式
陈仓区将涉及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档案,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截止2024年底,全区老年人建档人口数48112人,体检率76.38%。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智能化健康体检中心实现全覆盖,流程化、规范化开展老年人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结果反馈等项目,为全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依托,针对失能老年人开展专项健康服务行动,通过专业评估团队,依据统一的评估标准,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估,深入了解每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照护服务方案。2024年已完成600名失能老年人的评估服务工作,2025年计划为930名老年人提供评估服务。这些个性化的照护方案,不仅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让老年人感受到了尊重和关怀。这些举措既能够精准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又为后续的医养结合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重人才培养:为医养结合注入专业力量
人才是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发展的关键。陈仓区多维度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护人员和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培训学习层面,每年定期组织专业培训,5家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带头作用,2024年积极组织21名医护人员参加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网络培训班,该网络培训班内容丰富,涵盖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助力医护人员及时掌握前沿的医养结合知识与技能。线下,陈仓区积极营造互相学习与交流的氛围,定期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邀请陈仓医院、区中医院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经验分享与指导。不同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与养老服务人员齐聚一堂,围绕失能老人照护、慢性病管理、康复训练实施等实际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彼此学习先进的服务模式与操作技巧。通过以上多元举措,陈仓区逐渐打造出一支专业过硬、服务优质的医养结合人才队伍,为医养结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厚植宣传实效:助力医养服务深入人心
切实提升医养结合知晓率,让更多老年人及其家属深入了解医养结合政策和服务内容,陈仓区扎实开展全方位、多频次的宣传义诊活动。在宣传频次与形式上,陈仓区借助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健康讲座义诊等多元平台,持续进行医养结合知识科普。在社区宣传阵地应用方面,每两月定期更新健康知识,内容涵盖老年人健康知识、慢性病科普、医养结合服务等实用信息,2024年累计更新宣传栏信息6次,800余个。依托微信公众号新载体作用,发布图文并茂的文章或短视频,内容包括医养结合知识、健康小贴士等,阅读量持续增长,极大地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在结合卫生健康宣传日开展活动方面,陈仓区积极行动,每年围绕“老年健康周”“重阳节”“爱耳日”等10余个卫生健康宣传日,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深入村、社区、养老机构,围绕医养结合的重点内容,如慢性病管理、康复训练方法、老年心理健康等,为老年人进行详细讲解。2024年开展健康科普进机关38次、进学校78次、进企业31次、进社区150次、健康科普进家庭18358次,举办健康科普讲座242场,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品37620余份,播放影像资料3675次,受众69630余人。有效提升了我区群众对医养结合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为推动区域医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陈仓区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随着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从中受益,享受到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下一步,陈仓区将继续深耕医养结合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为推动全区医养结合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