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工作

区财政局:扎实推进2025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

来源: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5-02-14 15:21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区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推动“千万工程”示范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区财政局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于年初全面启动2024年度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同步开展2025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实地勘验,以“考核+规划”双轮驱动,为全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以绩效评价“回头看”促整改提升。围绕“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导向,区财政综改部门安排专人对2024年度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实施成效、群众满意度开展全方位绩效考核评价。一是优化评价体系。建立“过程+结果”“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从组织领导、预算安排与执行、制度建设、操作程序、培训宣传、工作成效和遵纪守法等七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绩效评价,涵盖资金拨付率、项目完成度、群众投诉率等30余项核心数据。二是强化过程跟踪。通过查阅台账、实地核验、入户访谈等方式,重点核查项目公示、施工质量、后期管护等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建立“一项目一清单”,明确整改时限。三是突出民意导向。组织第三方机构深入14个镇(街道)开展满意度测评,回收问卷800余份,将“路灯亮化率”“道路畅通度”等群众切身感受转化为考核硬指标,确保惠民工程真正暖民心。

以项目勘验“向前看”谋精准布局。坚持“规划先行、需求引领”,区财政综改部门在2025年度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库建设的基础上,组织专家、镇村干部组成联合勘验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三查三定”,落实好“一勘三签”工作机制。一是查需求定方向。通过查看村民议事会议记录、现场问询群众等方式,将村内道路建设、村内亮化、村内便民服务广场、村内坑塘沟渠、村容村貌改造等民生需求迫切,群众呼声高、受益面广的项目优先纳入年度建设计划。二是查现场定方案。运用现场查看、人工测量等手段,对申报项目的建设条件、地块属性、投资概算等进行科学评估,严控“重复建设”“盲目立项”风险。目前已勘验7个镇(街道)15个拟建项目,优化设计方案5个。三是查资源定机制。探索“财政奖补+村集体投入+乡贤捐赠”多元筹资模式,建立“建管养一体化”制度,确保项目“建成即管护、长效惠民生”。

以闭环管理“提质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通过绩效评价与项目勘验同步推进,形成“考核—反馈—规划—建设”的闭环管理链条。一是将2024年绩效评价结果与2025年资金分配直接挂钩,对考核优秀的镇(街道)给予资金倾斜。二是通过勘验提前筛选出50个成熟度高、可行性强的项目,预计可安排财政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惠及群众9.2万人次。  

下一步,区财政局将强化财政奖补资金和项目监管,动态跟踪项目进展,积极发挥村民监督员的作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