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区委书记马霄主持召开2023年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总结全区2022年“三农”工作,并就2023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奋力开创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22年,我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粮食生产稳中向好,乡村产业持续壮大,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村疫情防控平稳有序。蔬菜、食用菌产业成功列入国家级产业集群发展计划。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农业质效不断提升,乡村基础逐步夯实,“五个十项活动促乡村文化振兴”被省政府领导批示推广。省级挂牌督办顺利摘牌验收,在全市现场推进观摩会(南片)6个县区排名第一。村集体经济“削薄培强”成效显著,全区157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部超过5万元,10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达到9个。农村疫情防控平稳有序,农村地区就医和用药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实现平稳渡峰转段,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农民福祉不断增进。“三农”重点工作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夯实了“三农”压舱石。
马霄在讲话中指出,“三农”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国之大者。全区各级各部门各镇街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明确目标,重点发力,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要聚焦“讲政治”,紧抓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要保耕地,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严防“割青毁粮”。要提产能,全面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建设高产稳产“吨粮田”12万亩,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7万吨以上。要强科技,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形成设施蔬菜产业集群、珍稀食用菌产业集群、露地菜产业集群,确保蔬菜面积保持在10万亩,产量稳定在22万吨以上,打造宝鸡市近郊菜篮子基地。
马霄要求,全区上下要聚焦“稳成果”,兜牢防返贫底线,聚焦收入、就学、就医、住房、饮水等方面短板弱项,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标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要聚焦“强产业”,推动农民增产增收,落实好财政、金融、用地、人才等扶持政策,形成创新带创业、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的格局,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要聚焦“强弱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聚焦“补短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土风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科学有序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坚持绿色有机方向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总要求,奋力开创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马霄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各镇街,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定位部署,压实责任,强化保障,凝聚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以苦干实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的优良作风,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夯实“三农”基石,为打造最具发展活力新城区、谱写陈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区委副书记柳鹏举就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讨论稿)》作了说明。区政府副区长杨利刚安排了今年“三农”重点工作。东关街道办、慕仪镇、坪头镇、赤沙镇、贾村镇桥镇村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蔬菜产业发展、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海艳、区政协副主席王晓妮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