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者专版 > 公示公告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上报2024年农机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4-11-18 16:04

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我区结合自身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宝鸡市陈仓区农机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现随文上报,请审阅。

附件:1.2024年陈仓区农机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2.2024年陈仓区农机化发展项目绩效目标表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11月11日

2024年陈仓区农机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度第四批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宝农计财发〔2024〕24号)文件精神,为了扎实推进我区农机技术推广,广泛开展粮食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机械化生产,确保我区农机化高速、安全发展,结合我区农机化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巩固提升全区小麦、玉米两大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及技术的引进、应用、推广和示范,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力提升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质量,最大可能降低机收损失。积极推动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植保无人飞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集成配套,充分发挥高效植保无人机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最大程度确保颗粒归仓。

全面落实农机安全免费管理政策,继续实施免费注册登记农业机械、考验、换发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免费检验农业机械,提升农机安全技术状态,提升农机驾驶人安全操作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推进农机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全区农机安全生产。

二、实施内容

(一)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建设

加快规范植保无人飞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集成配套,进一步改进、完善无人机作业的适用性、适应性和成熟性,积极探索适合、适用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机具配套和操作规程,充分发挥高效植保无人机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最大程度确保玉米颗粒归仓,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和作物单产水平,努力实现减损失、提单产、促丰收的目标,不断推动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规范化建设。

(二)机收减损监测服务提升

新增设备装置,提升机收减损监测服务能力。拟购置照像机、电子坪、水分测量仪等设备,改善装备水平,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落细管理服务措施,减少机收收获损失率,促进粮食稳产增收;加强作业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围绕“提质增效,减损增产”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广泛宣传机收减损工作意义,指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做好检修、调试等工作,确保收获机械状态良好。

(三)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配齐配优配强农机装备,建立健全建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应急抗灾救灾能力。通过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把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培训、市场信息通过服务中心进行聚集,打造共同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生产。

(四)农机安全免费管理

实施农机牌证免费管理政策,免费注册登记农业机械119台,免费考验268人、换发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306名,免费检验农业机械1800台;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30场(次),教育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及农民群众4500人(次),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5000份,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整治10次。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达到3600份,达到注册登记数100%,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农机事故演练,购置农机事故应急救援设备,作业现场场地租赁,机具调度等;平安农机建设等。

三、实施地点

(一)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建设:我区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设在贾村镇马塚村农富祥农机合作社,项目由陈仓区农富祥、郑家山、三虎等9家农机合作社实施,购置各类机械26台,其中植保大疆无人机14台、自走式高雾化打药机1台、联合秸秆双驱动抛洒机2台、秸秆饲料捡拾打捆机1台、秸秆镇压机1台、无人植保机3台、抓草机2台、还田机2台。开展植保无人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集成配套,完成作业面积1万亩,示范带动2万亩。

(二)机收减损监测服务提升:推进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机化建设能力。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分别在慕仪镇、周原镇、贾村镇、虢镇街道办5个监测点,做好地块中的选点、采样、测定产量、捡拾落粒、测定农作物的水分和重量等监测工作,确保机收损失数据全面、准确。

(三)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依托慕仪镇洞坡村利民秸秆机械化加工利用专业合作社购置拖拉机、收割机、智能电驱玉米精量播种机、液压翻转调幅犁、小麦镇压器等,共13台。

(四)农机安全免费管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机安全免费管理。

四、资金来源及用途

项目计划总投资284.058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15万

元,合作社自筹169.0589万元,具体分配如下:

(一)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建设

计划投资172.2589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合作社自筹122.2589万元。

序号

实施

主体

机械名称

型号

台数

单价

(万元)

投资计划(万元)

总投资

财政

补助

自筹

1

农富祥合作社

无人植保机

大疆T60

2

5.8

11.6

3.6

8

无人植保机

大疆T70

2

7.5

13

3.6

9.4

迈特自走式高雾化打药机


1

5.5

5.5

1.5

4.0

联合秸秆双驱动抛洒机

赵县4JQ-300

2

4.3

8.6

2.6

6

抓草机

莱工942

2

7.8

15.6

4.8

10.8

大华秸秆镇压机


1

4.8

4.8

1.3

3.5

2

三虎合作社

无人植

保机

大疆T60

1

6.5

6.5

1.8

4.7

秸秆饲料捡拾打捆机

吉林天朗9YFQ-2.2C

1

19.8

19.8

6

13.8

抓草机

济宁沃特VVT-958

1

7.684

7.684

2.4

5.284

3

恒源

合作社

无人植

保机

大疆T60

1

6.5

6.5

1.8

4.7

4

晨源合作社

无人植

保机

大疆T60

3

6.85

20.55

5.4

15.15

铭行还

田机

宁晋县铭行1JQ-280

1

2.84

2.84

1.0

1.84

禹鸣还

田机

禹鸣1JH-180

1

1.285

1.285

0.4

0.885

5

金穗丰合作社

无人植

保机

大疆T60

1

6.2999

6.2999

1.8

4.4999

6

金绪合作社

无人植

保机

大疆T60

2

6.5

13

3.6

9.4

7

万亩田合作社

无人植

保机

大疆T60

1

6.6

6.6

1.8

4.8

8

军民合作社

无人植

保机

大疆T60

1

6.5

6.5

1.8

4.7

9

郑家山合作社

抓草机

鲁工942

2

7.8

15.6

4.8

10.8


合计



26


172.2589

50

122.2589

(二)机收减损监测服务提升

开展机收减损相关宣传及培训。购置打印机、电子坪、水分测量仪等设备。财政补助资金10万元。

目前,购置费用最终以实际购买发票金额为准进行核算,设备数量可根据实际适当进行调整。

(三)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计划投资76.8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合作社自筹46.8万元。

序号

机具型号及名你

数量

单价

(万元)

合计金额

(万元)

1

2104拖拉机

1台

33

33

2

7公斤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1台

17.35

17.35

3

2BJY-4型智能电驱精量玉米播种机

6台

2.65

15.9

4

2BYJF-4型精量施肥播种机

1台

2.1

2..1

5

1LYFT-360液压翻转调幅梨

1台

3.6

3.6

6

245型液压翻转调幅梨

1台

1.25

1.25

7

1JQ250型秸秆还田机

1台

1.3

1.3

8

小麦镇压器

1台

2.3

2.3


合   计

13台

63.5

76.8

(四)农机安全免费管理

农机安全免费管理项目财政资金总投入25万元。

五、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一)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建设与机收减损监测服务提升和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项目周期为2024年8月—2024年12月,按照农时季节需求购置相关机械、设备等,具体安排如下:

8月,拟定方案、组织宣传、培训等,示范基地及监测点测试;

9-11月,开展“三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实施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玉米带棒青饲料收获、小麦(免耕)宽幅沟播;机收减损监测点玉米水分测量损失测算;购置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高效机械、完成安装调试,开展植保无人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集成配套;机收减损设备;

12月,完成项目验收工作,汇总整理技术资料,并进行年度工作总结。

(二)农机安全免费管理

2024年4月-6月,开展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完成农机安全技术检验1200台;开展农机驾驶人免费考验工作,考验合格农机驾驶人268人;开展农机注册登记工作,完成农业机械注册登记50台;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2650份;开展农机安全责任书签订工作,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数达到3600份;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15场(次),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5次以上。

2024年7月-12月,开展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完成农机安全技术检验600台;开展农机注册登记工作,完成农业机械注册登记69台;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2350份;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15场(次),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5次。

六、项目绩效目标

(一)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建设与机收减损监测服务提升和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通过采用先进的高效复式机械,提升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物产量,进一步促进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完善和提高;通过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推动合作社共同发展,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推动资源整合、提升科技水平、促进规范发展,提高储粮管理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和人力成本,保障农民粮食的质量和安全。购置的植保无人机、青饲料收获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机械39台。实现植保无人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集成配套,完成作业面积1万亩,示范带动2万亩。

(二)农机安全免费管理

全面完成农机安全免费管理项目,免费注册登记农业机械119台,免费考验268人,换发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306名,免费检验农业机械1800台;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30场(次),教育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及农民群众4500人(次),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5000份,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整治10次。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达到3600份,达到注册登记数100%,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农机安全监理服务窗口服务对象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质量满意率达到90%。

七、资金拨付

各实施主体、合作社购置的各类机械、设备,严格按照申报方案上的规格、型号、采购价格等进行采购。购置到位后,所有购置的机械须经区农业农村局、区农机中心实地验收后,由区农机中心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各实施主体。所有购置机械不再享受农机购置补贴。

八、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农业农村局主管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农机中心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农机股股长任办公室副主任。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方案,落实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区农机中心成立项目实施组,负责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做好项目示范、推广、技术宣传培训、技术服务及试验、对比分析和技术资料的搜集整理等工作。

(二)合理引导,拓展社会化服务

引导农机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范管理,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加快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及技术的研发、引进、应用、推广、示范,加大植保无人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集成配套,不断推动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规范化建设。同时开展全程综合农事服务,结合实际进行统一采购和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作业服务,统一运输、贮藏和烘干,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报刊、杂志、印发宣传资料、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同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式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把植保无人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机收减损技术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广普及,从而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普及率。

(四)加强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一是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机械操作手、驾驶员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全面掌握技术操作要领;二是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宣传和引导带动作用,结合项目的开展,积极拓展技术应用面积,同时做好田间技术跟踪服务及监测点对比试验工作;三是积极协调生产厂家,保证零配件供应及时到位,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指导,确保作业期间机械正常使用;四是做到统一调配机车、统一连片作业、统一作业质量、统一作业价格、统一作物品种、统一化肥施用量、统一实行田间管理;五是动员实行整村整组推进,采取典型引路,带动农机化事业发展。

(五)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机安全免费管理

一是深入镇村,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利用 “春节”、“中秋”、“国庆”重大节日以及“春耕”、“三夏”、“三秋” 、“安全生产月”等农忙时段,深入全区各镇、街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机户及驾驶操作人员遵法守规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二是进村入户开展农机年度检验工作。组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深入全区14个镇(街道办),边检查,边宣传,边动员,督促有机户办理农业机械年度检验;三是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按照“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盲点,不能有任何一个疏忽”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活动,把辖区内农机行业的所有安全生产漏洞和薄弱环节掌握清、掌握透,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台账,全面落实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四是深入农机合作社,现场开展农业机械注册登记和驾驶证考验工作。

(六)抓好资金管理,做好项目总结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财政、审计及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等现象,确保项目高标准顺利实施。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及时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认真总结经验,完成项目工作总结,接受上级部门对项目的监督验收,不断推进全区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2:

2024年陈仓区农机化发展项目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

2024年陈仓区农机化发展项目

市级财政部门

宝鸡市财政局

市级主管部门

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资金情况

(万元)

年度金额

284.0589

其中:省级补助

115

自筹资金

169.0589

年度目标

购置拖拉机、收割机、智能电驱玉米精量播种机、液压翻转调幅犁、小麦镇压器、植保无人机、青饲料收获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机械。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最大可能降低机收损失。开展机收减损植保无人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集成配套,完成作业面积1万亩,示范带动2万亩。

绩效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目标1: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

1个

目标2:机收减损监测

损失率≤2%

目标3: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1个

目标4:农机安全免费管理

无重大农机事故

目标5:机械化示范推广

有所提升

目标6:技术培训

2次

成本指标

目标1:合作社服务能力

明显改善

目标2:机收减损监测

损失率≤2%

目标3:购买拖拉机、收割机、还田机等

≥13台

目标4:农机安全检查、宣传

≥20次

目标5:政策宣传率

≥92%

目标6:全区现代农机装备

有所提高

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指标1:年增加收入

25万元

社会效益指标

指标2:带动就业

≥35人

生态效益指标

指标3:土壤污染

可持续影响指标

持续发挥效益年限

≥10年

满意度

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指标1:服务对象满意率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