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化肥减量化行动实施,加强“三新”集成配套,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市项目要求,结合我区生产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围绕施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和施用新装备,集成示范“三新”技术模式,逐步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产定肥、按需用肥,统筹考虑作物增产与面源污染防控,在保证作物养分供应的基础上,避免过量施肥和盲目减肥;坚持减量与增效并重,聚焦肥料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加强试验示范和集成创新,优化施肥结构、施肥位置和施肥时期,调整养分配比,注重中微量元素补充,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施肥;坚持有机与无机结合,综合考虑作物养分需求和区域资源特点,统筹利用多种养分资源,引导农户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施用微生物肥料等,与缓释肥、配方肥、专用肥等施用相结合,替代部分化肥投入,促进作物养分均衡。
三、建设内容
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在全区宣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0万亩,完成田间试验5个,采集化验农田土样100个,农户施肥调查200户,完成本年度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建设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区2.5万亩,打造测土配方施肥升级版。
四、资金来源及划分
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全部来源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其中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区2.5万亩,每亩补助18元共45万元,用于缓释肥料补助;农户施肥调查200户,每户补助100元共2万元;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补助2.5万元,主要用于田间试验补助、土样采集、墒情监测、耕地质量监测、耕地地力评价等费用;技术指导、宣传培训等补助0.5万元。
五、目标任务
区农技中心负责全区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技术指导服务,完成农户施肥调查、田间试验、土样采集、宣传培训等任务,小麦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5万亩任务下分到全区8个镇街,其中具有流转土地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主体示范面积1.8万亩,项目示范村0.7万亩,面积任务表附后。
六、技术要求
示范区统一实行优化施肥配方,统一施用缓释肥料,统一采用种肥同播进行机械深施。示范区施肥技术方案为:旱作区采用一次性基施方式,亩基施40%(23-12-5)或45%(24-16-5)缓释肥50-60公斤,有灌溉条件的高水肥地采用基追结合施肥方案,亩基施45%(24-16-5)缓释肥50-60公斤,小麦拔节前亩追施尿素10 公斤,或采用水肥一体化喷施液体氮肥;结合“一喷三防”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水溶肥。
七、补助办法
(一)补助对象及条件。一是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主体,要求小麦生产管理水平较高,具有合法营业执照,流转土地面积100亩以上,土地流转合同三年以上,通过自主申报,镇街核准确认,方可进行申报补助。二是重点示范村,要求相对集中连片,采取村组登记缓释肥的办法,登记造册,建立购肥用肥台账,如实上报农户用肥花名册。
(二)补助标准。小麦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每亩补助18元。
(三)补助办法。凡符合补助条件的经营主体和示范村,自主选购缓释肥,选购的肥料必须执行缓释肥料国家标准,同时将选用的缓释肥料相关资料报区农技中心土肥站备案。在备肥期间,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将对经营主体和示范村购肥、备肥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缓释肥料按需保量到库。在施肥期间,要求采用种肥同播进行机械深施精准施肥,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将进入田间地头进行施肥指导,确保缓释肥料按方适量施用到田。施肥结束后,实施主体将购买肥料的合同、税票、打款凭证及施肥过程相关影像等资料报区农技中心土肥站,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补助。对资料审核合格的经营主体,采取先公示后补助的办法,经过公示7日内无异议的按照正常程序拨付补助资金。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上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各项目镇街分管领导及区财政局农业股、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区农技中心负责人为成员,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各镇街要把缓释肥料推广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来抓,安排专人负责缓释肥料推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措施,遴选规模化经营主体和项目示范村,落实示范任务,加快促进缓释肥料的示范推广工作取得实效。
(二)高度重视缓释肥料的推广。缓释肥料是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缓慢释放,满足作物全生育期需求的肥料,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缓释肥料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在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防止过量或超过量施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三)扎实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为了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各镇街要充分抓住小麦播前的关键时期,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积极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同时,区农技中心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指导和现场技术服务,优先为种粮大户、规模种植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服务,让更多农户了解缓释肥料,选用缓释肥料,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18日
陈仓区2023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示范面积任务表
镇街 |
规模化经营主体(亩) |
项目示范村(亩) |
合计 (亩) |
千渭 |
500 |
500 | |
虢镇 |
2000 |
2000 | |
东关 |
1000 |
500 |
1500 |
阳平 |
1000 |
1000 |
2000 |
慕仪 |
4000 |
1500 |
5500 |
周原 |
4000 |
1500 |
5500 |
贾村 |
5000 |
1500 |
6500 |
县功 |
500 |
1000 |
1500 |
合计 |
18000 |
7000 |
2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