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3-12 16:13:10
来源:区生态环境分局

今年以来,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严格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的《宝鸡市陈仓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职责要求,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陈仓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已形成初步规划成果。二是稳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指导镇村两级加快规划编制,对周原镇、慕仪镇、贾村镇、县功镇镇级规划、8个单独编制的村庄规划及通则式编制56个村庄规划进行了初审评估。三是严格项目用地审查。为北过境高速、渭河市区段堤防加固、大唐风电、华电光伏、陇海铁路改建等重大项目办理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初审,累计出具规划选址定点3宗、建设用地规划条件4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本,为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合法合规用地提供了规划保障。

(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提升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强化项目用地报批。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全面支持保障项目用地体系,从前期项目选址到项目组卷、土地报批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持续推进要素保障“精准化”,全年征收征用周原镇、县功镇、虢镇街办土地797.77亩,完成关环高速(陈仓段)、港务大道(一标段)、华电光伏升压站项目、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临时用地及先行用地组件上报,其中港务大道项目85.5亩、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107.979亩临时用地已经省政府和市局批准,为项目建设提供高质量要素保障。二是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完成大唐光伏升压站、比亚迪4S店、海纳塑料、御鼎国际等7宗288.13亩土地挂牌出让,渭河综合治理项目等2宗1200.5亩划拨出让。处置闲置土地1宗24.2亩,为项目建设提供高质量要素保障。三是深化“标准地”改革。完成阳平新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236亩用地水土保持评价等7项区域评价和亩均税收等6项控制性指标制定工作,已按“标准地”模式组卷申请出让。四是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按职责做好土壤污染质量调查,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土地管理过程中,强化土地征收、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的监管,将“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污染调查纳入供地环节管理,确保人居用地土壤环境安全。

(三)抓好资源调查登记,夯实资源管理基础。一是有序规范开展基础调查。全面启动2024年国土变更调查,合计完成举证图斑17866个(含高新区6047个),全部纳入陈仓区2024年度变更成果数据库,相关成果已完成“二上”,正在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调入库6744宗,登记发证968宗。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化解。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施策,分批分类处置,上报市局处置方案并获得批复的历史遗留问题项目21个,目前县功镇桃园小区项目、西北有色地质机械厂3号住宅楼等11个项目已完成首次登记,办理转移登记260户,剩余10个未完成首次登记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四)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推动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一是提升矿山管理能力。配合市局顺利完成陈仓区-陇县梨树沟-中南沟脉石英矿探矿权出让、完成陈仓区饮用天然矿泉水采矿权变更及延续登记工作,有序推进陕西西铁颜家河石料有限公司生态保护红线退出工作。办理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情况查询12宗。督促各矿山企业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宝鸡市陈仓区科技工业园饮用天然矿泉水省级绿色矿山建设已完成省级第三第方评估。二是强化矿山安全检查。有序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全区4家非煤矿山企业证照是否齐全及有无超层、越界开采情况等情况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未发现矿山企业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确保了矿山企业合法合规开采经营。

(五)牢记“国之大者”,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一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定了《宝鸡市陈仓区田长制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宝鸡市陈仓区田长巡田制度(试行)》等六项制度,对2024年度各镇街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及耕地净增加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进一步规范了全区田长制工作,压实各级耕地保护责任。二是完成承诺图斑种植。全区716个图斑1812亩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承诺图斑种植均完成耕种,并通过上级审核。三是加快推进“非耕地”图斑整改。2024年累计下发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耕地”图斑4619个24241.82亩,已完恢复整改12086.48亩,剩余图斑正在积极整改。四是完成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盯紧全年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完成3个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新增耕地约202亩,已通过部省核验完成指标入库。五是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受理设施农用地上图入库18宗162.49亩,保障了乡村重点产业用地。六是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开展重点区域执法巡查100余次,从源头上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完成土地违法整改327.51亩,拆除复垦土地11.37亩,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1宗,相关案件线索移送纪委监委,有力维护了全区良好的用地秩序。

(六)聚焦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向好。一是持续抓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按要求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巡查,每季度开展一次自然资源领域秦岭区域集中执法检查,摸排是否有新发生“乱采乱挖”行为及违法用地行为,切实做到对秦岭区域生态保护情况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全力做好矿山生态治理恢复。督促现有4家生产矿山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和《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实施计划方案》,建立了“基金”账户,签订了“三方协议”,完善生产矿山年度计划及其验收资料。争取资金80万元实施坪头镇周川采石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治理恢复效果显著。三是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督促全区4家露天采石矿山企业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停止一切露天作业,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有效推动我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有力保障蓝天保卫战。

(七)狠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持把学习贯彻中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高站位谋划,高要求压责,全力以赴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整改任务清单中,涉及我局具体问题共2个,经过认真自查、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举措,目前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工作。

二、2024年工作打算

(一)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严格按照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要求,足额带位置分解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压实末端田长+网格员巡田管田责任,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加强跨部门的协作配合,推进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实落细,形成耕地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严格落实耕地“双平衡”制度,不断拓宽恢复耕地来源,将未利用地、低效闲置建设用地以及适宜恢复为优质耕地的其他农用地作为补充耕地来源加以统筹,做到有计划、有节奏、稳妥有序恢复耕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三是持续开展历年土地卫片执法发现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卫片图斑及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力度,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逐步消化存量问题。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执法与纪委监委、检察、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典型案件的立案查处力度,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复耕的务必复耕,维护全区良好的用地秩序。

(二)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做好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监督实施工作,加快完成中心城区详细规划编制报批,进一步细化功能布局,明确各类用地的规模和边界,为项目落地提供精准指引。加强规划与交通、水利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继续加强镇村两级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和业务指导,如期完成规划上报审批工作。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建设,为全区数据资源管理、行政审批、资源监管和公共服务提供应用支撑,确保空间布局不冲突,功能结构更合理,资源利用更有效,形成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规划成果。

(三)推进矿业绿色发展,筑牢生态文明根基。启动编制《陈仓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6-2030年)》,对生产矿山开展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持续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完成陕西西铁颜家河石料有限公司生态保护红线退出及采矿权避让变更登记,确保到达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督促全区矿产企业严格落实“边开采、边修复”制度,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落实修复资金,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和监测工作。推进梨树沟-中南沟石英岩矿详查探矿权转采矿权工作,严厉打击无证开采、洗洞盗采、以采代探、超层越界等非法行为,抓实抓好行业安全生产,确保企业合法合规开采经营。

(四)做实调查登记,夯实自然资源管理基础。一是持续做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日常变更调查,配合开展自然资源季度监测,实现对重点地类变化的早发现、早监管。全面完成全区城市空间监测项目及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二是有序规范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巩固完善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地籍调查成果,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按照工作计划推进登记颁证年度工作任务。三是加快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完善处置措施和流程,有序推进剩余项目首次登记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全力以赴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