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区农业农村局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3-12 15:14:49
来源:区生态环境分局

按照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农业领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宝农发〔2023〕95号)、《宝鸡市陈仓区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7年)》(宝陈发〔2023〕6号)和《宝鸡市陈仓区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宝陈办发〔2024〕28号)等文件精神,对照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任务清单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我局具体牵头任务包括农业生产性燃煤治理、持续推进秸秆“五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肥料化)”利用、减少农业氨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夯实责任、狠抓落实

我局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局党组会专题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农业农村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立宝鸡市陈仓区农业领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区农业农村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统筹协调管理工作。坚持每月召开农业农村系统生态环保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议。先后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陈仓区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方案涉农任务的通知》《关于印发宝鸡市陈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关于分解落实宝鸡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涉农任务的通知》《关于印发宝鸡市陈仓区2024-2025年涉农领域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宝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指导镇(街道)和局属单位切实抓好农业生态环保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强化督导,对村庄清洁行动、农业生产性燃煤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进行了督查检查,确保了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提高认识,广泛宣传

利用春耕春播、“六五环境日”“三夏”“三秋”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各镇(街道),对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进行政策宣传,讲解严禁使用散煤、有烟煤治理等相关规定、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措施及农业面源污染和秸秆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现场发放《畜牧业绿色养殖环境保护责任书》160余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160多份、《农业面源污染宣传册》和《秸秆综合利用小知识》《秸秆五料化利用宣传海报》等1400余份。

三、多措并举,科学指导   

(一)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宝鸡市陈仓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一是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群众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二是制定了《陈仓区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户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户厕改造任务和标准,全年共新建改建卫生户厕2000座,新建改建卫生公厕49座。三是我局指导东关街办、阳平、县功、新街、拓石、坪头、凤阁岭6个镇(街道)开展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共计完成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134口。

(二)加强病原微生物兽医实验室安全监管。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新修订和完善了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等十五项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意外事故和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三)狠抓农业领域燃煤治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镇村、农业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宣传环保政策和清洁能源使用的优势,严格按照清零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农业大棚、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方面的劣质散煤、简易炉具等燃煤设施生产性燃煤使用情况排查工作,并建立了农业生产性燃煤治理工作台账。

(四)全面推进秸秆“五料化”利用。一是全面落实责任,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 二是项目示范推广,我局积极向省市争取到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2266.33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759万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1165.39。三是强化技术培训。“三夏”“三秋”前,在周原、慕仪、贾村、县功镇举办2024年农机驾驶操作培训班,着重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控制小麦割茬高度,提高秸秆捡拾作业质量和效率。四是精心组织机械作业,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组织技术人员检修区内80台秸秆捡拾打捆机,保障机械性能。引进外援打捆机160余台,秸秆捡拾揉搓机39台,大型搂草机7台,开展秸秆利用“一条龙”作业。全区小麦机械收割面积37.69万亩,秸秆捡拾面积13.43万亩,约占36%,粉碎还田面积23.88万亩,约占63.9%,机械收获玉米和青饲料收获15.01万亩,秸秆还田面积11.4万亩。

(五)多措并举减少农业氨排放 。一是强化监管治理,以散养户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联系镇(街道),抽调畜牧技术骨干组成检查组,对辖区畜禽养殖场(户)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全面检查。积极申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计划在区内31户规模养殖场实施畜禽粪污设施设备改造提升,提高全区利用率。截至2024年底,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26%,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二是以项目为依托,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2024年全区累计防治小麦条锈病面积69.8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70.1万亩。三是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指导全区82户农药经营门店,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台账,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积极引导农药使用者及时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截止2024年底,全区农药经营门店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为1.85吨,处理量0.1吨,存余量0.87吨。四是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体系,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使用符合国标的地膜产品,杜绝弃留在田随意丢弃,设立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2个,建立残膜回收网点14个,回收残膜以2:1比例置换加厚高强度新膜,由村组收集到残膜回收点,残膜兑换结束后由区集中收运至残膜处置场,力争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3%。

(六)强化指导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联合区改革和发展局、区财政局印发《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宝陈农发〔2024〕246号),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惠农政策。10月25日省农业农村厅在我区召开全省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现场推进会。向社会公开陈仓区农机中心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咨询和监督投诉电话,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截止12月25日,全区办理报废农业机械78台,完成市农业农村局下达超长期国债资金36.701万元,受益农业合作社和农民49户。

(七)持续推进农业节水。以项目带动和技术推广为抓手,从种植、畜牧、渔业三方面扎实推进我区农业节水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我区农业节水工作水平,2024年全区共完成种植业节水4.5万亩、畜牧业节水8个、渔业节水0.02万亩,超额完成年度农业节水任务。一是在全区周原镇、慕仪镇12个粮食种植规模超过300亩的粮食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基地建设节水灌溉设施。二是大力推广养殖环节节水模式,改水冲粪为干清粪方式,截至目前,全区144家规模场干清粪利用方式达100%;大力推广动物饮水设备改造升级技术,即在鸡场、猪场等养殖场推广自动饮水器,全区2家蛋鸡场和6家规模猪场均实现了全面升级改造。 三是实施了中央渔业发展补助项目,对4个渔场进行了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后节水是以前的三分之一。

(八)协助做好涉及农林牧渔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落实职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高度重视群众农业生态环境举报事件处理,按照“接到一起、查处一起、回复一起、跟踪一起”的原则,及时查处群众举报。以强化畜禽粪污整治,督促完善设施,巩固治理效果,全年受理污染投诉18起,全部整改完成。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持续抓好农业生农村领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利用科技宣传月、农时季节、技术讲座等,向群众加强宣传农业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农业生态环保意识。二是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增量减效、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工作,有效管控减少农业氨排放。三是加强农业生产性燃煤治理,强化种植大棚、畜禽养殖生产环节监管,确保农业生产性燃煤使用持续清零。四是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力推进陈仓区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度,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