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关于宝鸡市陈仓区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4-08-07 11:20:36

——2024年7月25日在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郝小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3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决算收入情况。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办法,2023年纳入全区财政决算、构成全区决算财力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322898万元,其中:

①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20万元

②上级补助收入241785万元

——返还性收入3312万元

——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76064万元

——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收入14623万元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537万元

——产粮大县奖励1103万元

——历次体制改革固定补助18068万元

——专项转移支付35757万元

——共同事权转移支付88463万元

——其他结算补助3858万元

③债券转贷收入16100万元

——新增一般债券收入11000万元

——转贷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5100万元

④上年结余976万元

⑤调入资金18317万元

2.决算支出情况。各类支出总计321854万元,其中:

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6200万元

②上解支出9673万元

③债务还本支出6344万元

④调出资金4767万元

⑤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70万元

3.决算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后,累计滚存结余1044万元,全部为上级专款,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决算收入情况。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51629万元,其中:上年结余4029万元,本级收入159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241万元、专项债券收入30000万元、调入资金4767万元。

2.决算支出情况。2023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44933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支出42121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970万元、调出资金842万元。

3.决算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后,累计滚存结余6696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决算收入情况。202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052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54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3983万元。

2.决算支出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259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843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4162万元。

3.决算平衡情况。2022年底,累计结余8087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0137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42万元。

2023年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792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810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79万元。

到2023年底,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滚存结余8880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88242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56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650万元,其中:上年结余36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39万元。年终累计滚存结余211万元,全部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五)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限额

市财政局下达我区2023年政府债务限额21636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8748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28884万元。

2.政府债务余额

按债务限额管理统计口径,2023年初,我区政府债务余额15600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020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95801万元。

2023年末,我区政府债务余额19427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70444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23831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市上下达的限额以内。

(六)存量资金盘活使用情况

2023年共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8807万元,全部统筹安排用于基本民生项目配套和区级重点项目建设。

二、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持保障陈仓高质量发展

2023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职责,统筹发展和安全,财政预算执行稳中向好,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应保尽保,有力服务保障了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立足主责主业抓落实,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坚持把收入征管和落实支出责任放在财政工作首位,紧抓疫情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向好的有利时机,一方面大力培植税源,狠抓收入征管,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转移支付支持,区级财力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强化预算约束全力兜牢“三保”底线,统筹财力保障全区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资金,全区财政收支总量实现新突破。2023年,全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较年初预算增加0.98亿元,税收收入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88.8%,实现了财政收入稳中有进、量质同步提升;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6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较年初预算增加了3.4亿元,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强化支出保障促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一是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持续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力度,全力落实教育资金保障职责,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及科技支出占比全面完成,2023年民生总投入占到财政支出的87.7%;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突出资金绩效。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轻重缓急,坚持绩效优先,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预算执行中优先保障“三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战略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资金需要。坚持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财政资金效益显著提升;三是常态化财政资金机制成效显著。以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监控平台为依托,推进直达资金全流程闭环监管,资金下达速度更快、使用投向更准、监督管理更严,发挥了直达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的特性。

(三)强化监管防风险,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对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过程进行规范,切实提高政府债务项目综合效益,积极防范债务风险。坚决落实上级债务管理要求,健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堵塞监管漏洞,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按照“谁使用、谁偿还”的原则,督促各债务单位履行隐性债务化解职责,制定存量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及时下达《2023年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和置换债券还本付息任务的通知》,明确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和置换债券还本付息的偿债主体责任及时限,督促各债务单位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盘活部门结余结转资金、增加经营收入等措施落实化债资金,完成了存量债务年度化解任务。在严管政府债务同时用好债券资金,加强债券项目谋划,科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全年争取上级债券资金46100万元,用于新材料产业园、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养护院建设、医疗救助能力提升等重点项目。

2023年,全区财政年度决算情况总体较好,财政收入受疫后经济恢复向好及上年低基数影响一直保持高增速,但同时也要看到个别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贡献与上年同比下降,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基础仍不牢靠。财政部门为巩固全区经济恢复向好态势,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刚性支出集聚增加对库款保障水平形成较大压力,收支矛盾较以往进一步加剧,加大了年度预算平衡难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区审计局已依法对我区2023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对审计和其他专项监督检查中披露出的问题,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落实为目标,着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全力做好整改工作,不断提高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三、后期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全区财政部门严格执行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年度预算,积极培植税源,全面组织收入,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改善民生,预算执行情况整体良好。1-6月份,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756万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增加144万元、增长0.9%。财政支出完成17076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11万元、下降1.3%。

今年后期,财税部门将认真落实“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要求,围绕陈仓崛起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财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守风险防范化解底线,坚决做好财政惠民生、促发展、稳增长工作,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力助推陈仓高质量发展。

(一)全方位挖掘增收潜力,做大做强财政收入。一是积极培植税源。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纳税情况分析研判,从税源结构变化寻找增收突破点,鼓励我区企业积极参与专精特新 “小巨人”等财政补助项目申报,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制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要求申报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以财政的“真金白银”支持我区经营主体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促我区制造业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高我区企业产品市场份额,以科技创新带动税收增长。积极跟进新增税源项目建设,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以优质的项目保障带动更多优质税源企业落户陈仓发展。二是堵塞征收漏洞。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前提下,联合区税务局加大税费征管力度,完善部门数据共享,加强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巩固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三是强化非税征管。综合运用非税收入征管平台,加强执收部门间相互联系,关注国有资产处置、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罚没收入等重点征收项目入库进度,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征尽征,足额入库。

(二)多领域拓宽争资渠道,全力争取上级资金。一是做好项目接续储备。抢抓政策机遇,紧盯中央支持实体经济、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省级预算内等中省资金重点支持方向以及专项债券发行领域,联合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做到申报一批、接续一批,确保项目拿得出、用得上、争得来。二是加大重点领域申报力度。督促相关部门依托自身优势,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特色产业、乡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专项领域资金争取力度,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快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三是形成部门协作争资合力。调动全区各部门、各镇街争取上级资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上级沟通联系,形成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项目实施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确保项目申报成功,上级资金落实到位。

(三)高质效推动支出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效能。一是严格执行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年度支出预算,统筹调度资金,落实好教育、养老、医疗、优抚等方面补助,全力保障“三保”和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资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适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以适当的支出强度保障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增发国债资金、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进度,力争项目早开工、早见效,放大政府投资带动效应。三是全面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进一步发挥好直达资金绩效。四是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自觉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重大战略任务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持续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统筹安排用于保运转、保民生及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强化“花钱必问效 无效必问责”机制体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四)健全完善财会监督机制,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一是多点发力强化财会监督。强化财政监督体系构建,加强财会监督上下联动,坚持日常监督、重点监督、专项监督相结合,强化对预算管理、债务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督,将财会监督贯穿财政工作各个环节。二是贯通协调增强财会监督合力。加强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人大监督的贯通协调,建立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财会监督质效。三是综合运用财会监督结果。以财经纪律为准绳,切实履行财会监督职责,建立健全财会监督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管理,完善政策挂钩机制,通过财会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纪律问题,让财经纪律“长牙带刺”,进一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区社会经济秩序良性健康发展。

(五)压实化解债务责任,强化债务风险防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保持政府债务监管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和债券还本付息,压实债务单位偿债主体责任,督促债务单位完善偿债方案,落实偿债资金来源,及时上缴债务本息,确保债务及时足额偿还。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问责,从严整治举债乱象,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建立政府债务管理目标考核制度,把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到实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查意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担当作为,求真务实,为聚力打造最具发展活力新城区,奋力谱写陈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宝鸡市陈仓区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公开报表及说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