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关于宝鸡市陈仓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1-30 13:55:21

宝鸡市陈仓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11)

关于宝鸡市陈仓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1月16日在宝鸡市陈仓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宝鸡市陈仓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宝鸡市陈仓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对我区财政经济工作带来影响,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学习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提质增效总要求,凝心聚力谋发展,持续加力补短板,精准发力破难题,强化预算约束,加强绩效管理,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21年初,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000万元。年末,根据实际执行情况,报经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54次主任会议批准,将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为43650万元。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702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40675万元增加3027万元、增长7.4%,完成调整预算收入43650万元的100.1%。

分收入结构完成情况:税收收入37396万元,其中:增值税16366万元、企业所得税2876万元、个人所得税614万元、资源税1215万元、房产税2123万元、印花税1717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3238万元、土地增值税1166万元、车船税662万元、耕地占用税3503万元、契税3916万元。非税收入6306万元,其中:专项收入1993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07万元、罚没收入812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3094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21年全区财政支出为238950万元(其中上级专款80000万元、本级支出158950万元)。预算执行中,一是由于新增政府一般债券收入和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加等形成区本级可用财力增加,为支出调整提供了财力支持;二是2021年区本级追加安排的财源培育、一般债券项目、各类应急和重点领域支出需要纳入年度预算安排,年初在财力外安排的重点项目等支出需要消化;三是上级增加安排的专款需要据实列入本年支出。与此同时,年度安排的部分本级支出和上级专款由于预算单位当年未全部使用,不能统计为财政支出。鉴于上述原因,年底报经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54次主任会议批准,将全年支出预算调整为268500万元。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8500万元,较上年决算支出256600万元增加11900万元、增长4.6%,完成调整预算268500万元的100%。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465万元,较上年减少583万元、下降2.1%;

——教育支出56230万元,较上年增加217万元、增长0.4%;

——科学技术支出1012万元,较上年增加643万元、增长174.3%(主要是上级专款增加较多);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30万元,较上年增加902万元、增长49.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225万元,较上年增加5643万元、增长12.4%;

——卫生健康支出19745万元,较上年增加920万元、增长4.9%;

——节能环保支出11282万元,较上年增加1285万元、增长12.9%;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067万元,较上年减少4534万元、下降29.1%(主要是上级专款减少);

——农林水事务支出41222万元,较上年增加4686万元、增长12.8%(主要是上级专款增加);

——交通运输支出3763万元,较上年减少1667万元、下降30.7%(主要是上级专款减少);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6826万元,较上年增加13400万元、增长391.1%(主要是市级安排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

——住房保障支出19497万元,较上年减少11161万元、下降36.4%(主要是上级保障性安居工程专款支出减少)。

年度预算执行中,鉴于上级专款较年初预算增加较多,并根据资金实际用途对支出科目有所调整,形成年度预算实际执行数与年初预算数不能同口径比较,这里只对上下年执行数进行比较汇报。

3.收支决算情况

根据初步决算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4996万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70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4235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2919万元、上年结余517万元、调入资金3623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4996万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85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681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87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02万元、调出资金2243万元。

收支相抵后,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二)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464万元,其中:污水处理费收入649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8万元、专项债务项目收入142万元、土地出让收入2605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3581万元,其中:本级支出52388万元、上级专款支出1193万元。

3.收支决算情况

根据初步决算情况:

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73239万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46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15万元、专项债券收入51800万元、调入资金2243万元、上年结余14617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61551万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53581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97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000万元。

年终结余11688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155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项目资金2533万元、专项债券项目资金5000万元、2021年土地出让收入2605万元。

(三)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021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5002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231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710万元。

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354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11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0437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结余。2021年当年结余647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920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727万元。滚存结余7052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7047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55万元。

(四)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由于我区国有资本收益规模非常小,年初在编制2021年预算时未单独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预算执行中,上级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下达中央企业及原中央下放、省属及省属下划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资金498万元,需要列入2021年决算。

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98万元(全部为上级补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0万元,年终结余468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五)政府债务情况

1.新增政府债务限额

2021年市上批准下达我区当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60144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8344万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51800万元。

2.政府债务余额

按债务限额管理统计口径,2021年初,我区政府债务余额6789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717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0722万元。

2021年,政府债券余额具体变化情况:

一是2021年新增政府债券6471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2919万元、专项债券51800万元。

二是上级2021年将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来源调整为政府债券,调增统计政府一般债券1706万元。

三是2021年偿还到期政府债券7840万元,其中:偿还到期一般债券5870万元、偿还到期专项债券1970万元。

增减相抵后,2021年当年政府债券净增加56879万元,其中:净增加一般债券7049万元、净增加专项债券49830万元。新增债券额度均控制在市上批准的当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以内。

2021年末,我区政府债务余额12648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593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60552万元。

3.新增债券安排使用情况

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471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2919万元、专项债券51800万元。

新增的一般债券12919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4575万元指定用于归还2021年到期政府一般债券;其余债券8344万元,安排区教体局恒大小学建设项目2770万元、中小学操场改造项目1220万元,安排区交通运输局西宝中线阳平至陈仓公路改建工程1600万元、建制村通双车道及自然村通组路建设项目865万元,安排区水利局渭河堤防及生态整治项目920万元,安排区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道路建设项目969万元。

新增的专项债券51800万元,安排用于区住建局千渭街道办事处公租房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46800万元,区卫健局中医医院内科综合楼建设项目5000万元。

(六)存量资金盘活使用情况

2021年共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3852万元,其中:盘活部门182万元、盘活专户3670万元,全部统筹安排用于基本民生项目配套和区级重点项目建设。

(七)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狠抓税源建设,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围绕年度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组织协调各征收部门,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及优惠政策兑现力度,发展实体经济,巩固主体税源,培育以正威新材料、中车时代等项目为主的后续财源,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促进财税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综合治税制度体系,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重点涉税涉费部门信息共享,以主动服务促增收。2021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较上年实现增长7.4%。

2.积极主动作为,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坚持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加快我区各项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结合我区重点项目实施和资金需求,加大与上级财政部门的衔接联系,建立“一手向上争资金,一手向下抓落实”机制,提高争取资金的成功率。年初及时分解下达争取资金任务,夯实责任;日常坚持注重做好财政项目库网络申报系统维护和信息更新工作,预算安排部门项目谋划工作经费,支持协助部门申报项目;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年终兑现激励奖惩政策,在全区营造浓厚的争取资金氛围。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区争取中省资金完成21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立足职能定位,“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密切关注财政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认真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不折不扣执行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中省市出台的各项惠企便民政策和疫情防控各项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收缓交政策,扶持实体经济持续做大做强。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及时兑现,总部企业招引工作稳步推进。

4.严格预算执行,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取向,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有保有控,努力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财力保障和优质的公共服务。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继续严控“三公”经费,在此基础上,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资金需要。

5.严格管控风险,切实加强债务管理。一方面严格推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管理,规范融资举债行为,坚决遏制增量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对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到期债务已全部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安排;对由单位自筹资金偿还的债务,严格落实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化解年度债务,坚决守住政府债务风险底线。全年偿还化解政府隐性债务6954万元,为圆满完成三年化债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科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通过建立政府动态债券项目库,积极争取新增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资金,集中用于疫情防控、保障房建设、教育等强弱项补短板项目,支持全区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年争取政府一般债券资金12919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1800万元,到位债券资金总量位居全市各县区前列。

6.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资金管理更加高效便捷。一是“陕西省非税暨票据管理一体化平台”在我区顺利落地,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缴费渠道,实现非税一体化平台与省政务服务网对接,通过省政务服务网完成非税收入线上缴款,实现非税收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渠道缴纳,极大方便了缴款人。二是“陕西财政云”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化。围绕预算编制、执行、公开、监督四个环节,坚持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相结合,不断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分级分类公开预决算信息,做到了预算编制更加全面完善、预算执行更加约束有力、预算公开更加统一规范、资金使用绩效明显提高。三是财政直达资金管理日益规范。建立完善了直达资金管理台账,充分发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作用,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控,从源头到末端“一竿子插到底”,确保账务清楚、资金流向明确,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精准滴灌”效果,确保资金及时安全直达基层单位。全年直达资金44855万元,已全部按时分解下达到受益对象。

2021年,面对财政收入增长有限、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尖锐的严峻形势,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全区“六稳”“六保”落实到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2022年预算安排草案

(一)财政收支形势

2022年,国内经济运行向稳向好的局面持续,积极财政政策将继续实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全区集中培育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财政贡献能力逐步增强,这些因素将为我区进一步提高本级财政保障能力提供可靠的财力保证。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全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大环境下,影响我区经济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全区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对财政贡献能力偏弱,新培育的财源完全发力仍需时日,骨干税源支撑力度不强,加之2022年国家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上述因素会对我区财政收入增长有所影响。同时,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财政刚性支出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区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建设资金需求较多,2022年,全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二)预算安排草案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陈仓崛起”总目标,坚决兜牢“三保”底线,精准对接上级专项债券安排,强化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资金保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为加快陈仓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1.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支出需要,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44960万元,较2021年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38415万元、非税收入6545万元。

根据上年专款规模和本级支出测算数,2022年全区财政支出预算安排255896万元,较2021年支出决算268500万元减少12604万元、下降4.7%。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60896万元,较2021年本级决算数174501万元减少13605万元、下降7.8%;上级专款预计95000万元,较2021年决算数93999万元增加1001万元、增长1.1%。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500万元(全部为污水处理费收入),从一般公共预算调入资金551万元(用于偿还专项债券本金551万元)、上年结余11688万元,收入总计12739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8584万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8033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551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2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691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55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35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610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24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1868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2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收入468万元,全部为上年结转上级专款。

2022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68万元。

(三)“三保”预算情况

2022年,根据各级财政保障责任划分,一是按照本级财政保障责任和各类支出保障标准,全区本级财政预算据实安排“三保”支出154790万元,其中:安排保基本民生54251万元、保工资94545万元、保运转5994万元;二是对应由上级财政履行其“三保”责任下达的专款支出,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待上级资金下达后,全部按规定用途及时落实到指定项目,确保全区“三保”支出责任全面落实。

(四)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

根据2021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和2022年全国经济形势预测情况,按照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全年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我们财税部门将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上级财税部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要求,围绕“陈仓崛起”总体目标,积极组织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全面落实各项财税政策,全力助推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坚决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年度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1.培植税源促增收,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一是振兴壮大工业支柱产业,拓展骨干财源。以我区资源优势为依托,持续关注和扶持原有的园区企业及重点税源企业,不断壮大工业主体财源。以“大企业引领,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为路径,加速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特色突出、竞争力强、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集群。全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夯实基础财源。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多重增值创税能力等途径,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在稳固农业基础财源上寻求新突破。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农业财源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花椒、核桃、板栗、苹果等西山农林特产规模,用好西山柴胡、凤阁岭苹果等地理标志品牌,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村合作社发展,扩大农业产能,充分挖掘和释放农业经济潜能,培育新的农业财源增长点,加固农业基础财源建设。三是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培植新增财源。全面落实市政府《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十条政策》,及时兑现支持企业发展奖励措施,切实维护政府信用,稳定企业信心。充分利用我区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宝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战略机遇,足额保障招商引资经费和重大项目前期经费,全力支持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确保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2.争取资金促发展,确保财政保障稳定有力。一是借助上级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认真测算我区财政收支基础数据,主动向上级汇报反映我区财政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上级财力性补助。二是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为载体,对接上级项目资金投向,科学编制项目,努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投入。三是强化工作考核,将争取上级资金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激发全区上下争取上级资金的积极性,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投入我区,推进我区加快发展步伐。

3.优化支出强绩效,保障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一是自觉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杜绝铺张浪费、重复建设和低效建设,努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及各类行政事业性经费。二是严格执行存量资金盘活政策,持续加大对部门单位结余结转资金、政府性基金结转资金的盘活工作力度,建立定期清理、限期使用、超期收回机制,防止资金二次沉淀,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三是优化调整支出结构,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投入保障机制,足额安排配套资金,深入推进各项民生类工程的顺利实施,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作用。

4.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维护社会稳定。一是精准有效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确保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二是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对接债券投向结构,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专项债券项目“筛选、储备、申报、使用”滚动接续机制,高标准建设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库,提高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保障资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企业在我区投资兴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增加企业社会贡献。

各位代表,2022年财税部门决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按照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聚力打造最具发展活力新城区,奋力谱写陈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