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
2021年1-10月份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940万元,较上年同期32555万元增加5385万元、增长16.5%(较2019年同期36248万元增加1692万元、增长4.7%)。收入增幅排名位列全市县区第4位。其中:
1、税收收入完成32131万元,较上年同期26766万元增加5365万元、增长20%(较2019年同期31003万元增加1128万元、增长3.6%),税收占比84.7%,比全市县区平均值75.3%高出9.4个百分点,在全市县区中排名第2位。
2、非税收入完成5809万元,较上年同期5789万元增加20万元、增长0.3%(较2019年同期5245万元增加564万元、增长10.8%)。
分部门完成情况如下:
1、税务部门完成21955万元,同比增加3994万元、增长22.2%;
2、财政部门完成4765万元,同比增加142万元、增长3.1%;
3、高新财政体制调库收入11220万元,同比增加1249万元、增长12.5%。
2021年1-10月份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
合计 |
税务部门 |
财政部门 (非税收入) |
高新调库 (税收收入) | ||
小计 |
税收收入 |
非税收入 | ||||
上年1-10月完成数 |
32,555 |
17,961 |
16,795 |
1,166 |
4,623 |
9,971 |
本年同期完成数 |
37,940 |
21,955 |
20,911 |
1,044 |
4,765 |
11,220 |
其中:当月完成数 |
1,763 |
1,906 |
1,824 |
82 |
79 |
-222 |
同比增减额 |
5,385 |
3,994 |
4,116 |
-122 |
142 |
1,249 |
同比增减幅(%) |
16.5 |
22.2 |
24.5 |
-10.5 |
3.1 |
12.5 |
(二)财政支出
2021年1-10月份,全区财政支出完成210561万元,较上年同期195197万元增加15364万元、增长7.9%(较2019年同期188904万元增加21657万元、增长11.5%)。
主要科目支出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931万元,较上年同期27760万元增加171万元、增长0.6%;教育支出50387万元,较上年同期50369万元增加18万元、增长0.0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201万元,较上年同期1153万元增加48万元、增长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998万元,较上年同期38183万元增加2815万元、增长7.4%;卫生健康支出15271万元,较上年同期15632万元减少361万元、下降2.3%;节能环保支出6714万元,较上年同期6620万元增加94万元、增长1.4%;城乡社区支出6656万元,较上年同期6200万元增加456万元、增长7.4%;农林水支出23128万元,较上年同期24715万元减少1587万元、下降6.4%;住房保障支出14942万元,较上年同期14849万元增加93万元、增长0.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707万元,较上年同期412万元增加295万元、增长71.6%;债务付息支出952万元,较上年同期1264万元减少3312万元、下降24.7%。
二、本期预算执行特点
1、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增速逐步回落
1-10月份, 财政收入完成379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385万元、增长16.5%,较1-9月增幅20.9%下降了4.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5365万元、增长20%,较1-9月增幅25.3%下降了5.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0万元、增长0.3%,较1-9月增幅1.6%下降了1.3个百分点。
2、财政支出稳步增长,增速保持平稳
1-10月份,全区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0561万元,同比增长7.9%,较1-9月增幅6.7%提高了1.2个百分点。较全市县区平均增幅4.4%高出3.5个百分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增幅在全市县区中排名第2位。
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1、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后期收入增长空间受限
一是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影响,10月当月税收收入减少较多。按照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机制,10月份市级一次性将省级代垫的增值税留抵退税1658万元从我区扣划,形成10月份当月全区税收净入库仅1602万元。二是随着近期国家出台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行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对上述企业2021年四季度实现税收实行缓缴政策。此项政策实施后将进一步加大政府助企纾困的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和就业,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但同时也对我区税收收入产生较大影响,预计全年本级财政收入增幅不大、增量有限。
2、刚性支出需求增加带动本级支出增长较快。
今年以来,一是随着人员增资类政策相继执行,人员性支出需求较以前年度增加。二是机关集中安置中心日常运转、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城市管理、渭河河堤管护、文物保护等日常社会事务管理,新增运转支出需求加大。三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带动各类民生支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同步调整增长,影响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在落实“三保”责任的前提下,区财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正威宝鸡新材料、中车时代、奥瑞金等重点产业化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污染防治、污水处理、秦岭整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渭河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支出需要,区本级财政支出增长较快。
四、后期主要工作
一是紧盯收入目标不放松,多措并举抓财政收入落实。积极抓财源培植,落实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和各级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夯实现有财源发展后劲。加快总部经济发展速度,密切关注新招引总部企业落地建设、投产及产值情况,加快我区新增财源建设,逐步实现大型企业产业带动及对区级税收贡献。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等投入支持力度,积极做好正威宝鸡新材料、中车时代等新引进重点税源企业的保障服务工作,充分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同时,狠抓收入征管,充分利用大数据、协税平台等科技手段,全方位搜集税源信息,实现各类收入应征尽征,全力增加地方税收,确保年度财政收入目标顺利完成。
二是向上争取资金再发力,多方协调力争上级更多支持。坚持向省市汇报我区财政情况,积极做好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争取工作,做大区级财力、增强保障能力。配合区级相关部门,抓住近期上级救灾资金分配及灾后重建项目申报时机,积极向上争取,筹集更多资金保障全区救灾防灾工作需要。进一步调动全区各部门、各镇街争取上级资金的积极性,形成向上争取的更大合力,争取上级更多项目资金投向我区,全力保障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三是提早谋划积极筹备做好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按照省市财政预算编制要求,结合区级实际,着手做好2022年预算编制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做好人员培训,加快启动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