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4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4-07-22 16:48:12

类  别:B   

签发人:高婷

张明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和回收处置投资力度的建议》(第21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秸秆回收工作开展情况

(一)项目引导,示范推广。近年来,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集中连片千亩示范区、百亩对比试验田,在重要农时和关键季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培训、新机具现场演示等工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秸秆捡拾打捆、青饲料收获、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机等新机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带动了秸秆回收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环境污染。并将捡拾的小麦秸秆出售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地,玉米秸秆青贮后,出售本地各大奶牛厂,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放牧。

在秸秆综合利用、购置补贴项目带动下,陈仓区现有捡拾打捆机80台,搂草机7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538台、秸秆粉碎还田机5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2台、玉米青饲料收获机8台、铡草机11台等各类秸秆利用机械1722台。

(二)发展菌业,循环利用。陈仓区惠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农业项目资金的引领下,将农林废弃物集中加工处理、微生物发酵、菌包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标准化周年高效栽培、废菌包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已成功摸索总结出“粮果-畜-菌-沼——肥”系列食用菌产业生态循环及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模式。同时采用订单合同形式进行收购,与农户常年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英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麦草、玉米芯种植食用菌,按照保护价收购玉米芯、麦草等农作物秸秆,极大地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和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了农民长期致富的发展机制。

(三)加强收储,提升规模。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以及各农民经济组织的自身努力,分别在慕仪、周原、贾村、虢镇街道办等建成秸秆存贮钢结构库棚19座,面积1.8万平方米。在西部山区的新街、香泉、赤沙、拓石、坪头、县功、贾村及塬区的慕仪镇等依托17家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场建成奶山羊养殖青贮窖7587.5立方米。这些贮草库棚和青贮窖的投入使用,减少了秸秆饲料的水分及营养成分流失,极大提升了我区秸秆贮存规模。并将捡拾的小麦秸秆出售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地,玉米秸秆青贮后,出售本地各大奶牛厂,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放牧。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不断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秸秆饲料作为商品饲料对畜牧业的壮大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因此,要开展秸秆青贮技术宣传工作,围绕奶牛、肉牛等畜牧养殖,加快秸秆青贮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扩大青贮窖数量。鼓励奶牛、肉牛、肉羊等饲养大户开展饲料青贮,提高秸秆利用率。

(二)加大秸秆加工推广工作。我区是粮食大区,秸秆加工这一方面也是一个短板,为了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在我区建设一个秸秆加工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的支持,引导合作社及种粮大户发展秸秆加工,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质量和水平。

(三)大力建设秸秆回收服务队伍。积极引进外地相关企业在麦收期间组建专门为其收购秸秆的人员队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秸秆回收服务,同时与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大户进行合作,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大户发展给予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以不断加强合作社秸秆回收能力。

(四)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加大对秸秆还田回收技术的指导,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新技术应用,积极推广秸秆沼气、秸秆有机肥、秸秆固化等新技术,逐步形成农作物秸秆收购、加工、销售产业化模式,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回收利用率,变废为宝。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2日

联系人:乔莉   电话:623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