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 高婷
(2024年9月19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下午)好!
初秋陈仓,高远澄明。很荣幸与大家相聚在大美西安,共襄“第八届丝博会宝鸡市陈仓区重点产业链招商推介会”这场盛会。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陈仓的基本情况。
陈仓古称西虢,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最西端,东西长约119公里,南北宽约68公里,西距宝鸡市中心16公里,东距省会西安147公里。全区辖15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60万,总面积2580平方公里。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陕西省创新型试点区、陕西省中小企业突出贡献奖、2023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等多项荣誉。
陈仓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中提到的“‘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就是1963年出土于我区贾村镇,何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发现的“宅兹中国”四个字,成为“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历史上有名的典故“暗度陈仓”“吹箫引凤”“泰伯奔吴”等也都发生在这里。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社火脸谱、泥塑、剪纸、布艺、皮影等手工艺品享誉中外,《天地社火》从这里走出国门成为陕西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名片。
陈仓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物流便捷。陈仓作为宝鸡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素有“川陕襟喉”之称。陇海铁路、宝成铁路、310国道、西宝高速、宝天高速、西宝高铁穿境而过,是关中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宝鸡港务区坐落区内,宝鸡综合保税区一河之隔,发展优势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宝鸡东扩步伐加快,陈仓已成为宝鸡城区的地理中心,作为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城市的主阵地,国家级二级物流枢纽阳平铁路物流基地建成投用,这是连接中原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中欧、中亚班列从这里始发,为企业走向全球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物流通道。
陈仓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全区工业拥有装备制造、轻工纺织、食品饮料等8大支柱产业,涉及15个门类,突出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省内首创,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食品医药、智能制造5大百亿产业集群发展强劲。按照“工业强区、实业兴区”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以“陈仓新城、虢镇老城、港务新城、陈仓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为主要内容的“三城两区”建设。行业龙头中车时代、牧原集团以及青岛啤酒、大窑饮品、海螺水泥、奥瑞金包装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落户投资发展。
陈仓生态资源丰富,农业特色鲜明。境内山、川、塬皆有,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现代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生态旅游高点起步,陈仓九龙山生态马拉松赛已成为全国马拉松金牌赛事。优质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陈仓西山柴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区内有九峰汇集,似九龙腾空的九龙山;有神奇险峻、雄伟壮观的灵宝峡;有草场平坦、四季如画的大水川;有“五峰挺秀,二华同高”的中华西镇——吴山,这些景点已成为西北旅游首选目的地。
陈仓营商环境优越,最具活力动能。我们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陈信办”政务服务品牌,最大程度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推动“就近办”“智慧办”“免证办”和“承诺办”,确保企业办事“零跑腿”是常态、“跑一次”是上限。设立企业服务专岗,常态化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推行重点企业“一企一专班”服务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一流陆港、全力建设港务新城、全力发展临港经济、全力促进区域融合,奋力谱写陈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此,我们热忱欢迎各位企业家朋友与我区在新材料、现代物流、食品饮料、智能制造、文旅商体等领域携手合作、共谋发展,共创互惠共利的美好未来!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祝各位企业家朋友们生意兴隆、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