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10300-11610304016006562W/2024-00056 | |
发布机构: 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4-08-30 00:00:00 |
名 称: 关于印发陈仓区城乡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有 效 性: 有效 | 文 号: 宝陈政办函〔2024〕35号 |
解读链接:/col14317/col14320/col14345/202412/t20241203_902757.html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
《陈仓区城乡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30日
陈仓区城乡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排查整治,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根据《宝鸡市城乡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排查和科学整治,2024年12月底前,基本消除垃圾山、垃圾沟、建筑垃圾“上山下乡”现象,2025年6月底前,彻底消除城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违法违规向农村地区转移问题,全面完成城乡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整治任务。
二、重点工作
(一)全面系统排查点位
1.在农村生活垃圾卫星遥感监测、“清废行动”APP、黄河流域审计反馈问题等渠道排查出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基础上,按照无死角、全覆盖的方式对因城乡垃圾乱堆乱倒而形成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开展彻底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完成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基本情况调查表(见附件1),建立垃圾乱堆乱倒排查点位清单(见附件2)。重点排查城乡接合部、环境敏感区、道路沿线、河道沿线、辖区周边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现象。经排查上报点位清单后,再新增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将一律视作瞒报。(责任单位:各镇街)
2.在各镇街排查上报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对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排查情况开展抽查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向辖区政府督办。(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各镇街)
(二)科学制定整治方案
将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排查整治工作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中统筹推进。结合核清的底数情况和修复后用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整治方案,明确二次污染管控措施、落实整治经费、压实工作责任、建立保障机制,优先对环境敏感区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开展整治,确保2024年底前完成70%以上的整治任务,2025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责任单位:各镇街)
(三)分类推进点位整治
根据不同垃圾乱堆乱倒点位位置、堆体规模、有机物比重、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侧向和底部渗漏等情况,评估污染程度、风险等级和开挖条件,一处一策确定整治方式和技术路线(见附件3)。对环境危害较大、堆体体积500立方米以内的生活垃圾堆放点,要立即进行外运处理,并于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堆体体积较大的,要委托相关专业设计单位制定操作细则,经镇街党(工)委研究同意后严格实施。对环境影响危害程度较小的其他生活垃圾堆放点,2025年5月底前完成。对建筑垃圾堆放点要查明责任主体,开展风险评估,督促污染责任人实施原地规范整治、生态修复或外运处理。对外运处理后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进行生态修复,对原地规范整治后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出台后续维护管理制度。(责任单位:各镇街)
(四)严格整治工作流程
建立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整治全流程管理清单,对堆体评估、整治技术方法制定、垃圾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监管,坚决防止发生垃圾污染转移现象。对照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排查点位清单,实行动态销号制度,确保完成一处、销号一处,完成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整改验收表(见附件4)和垃圾乱堆乱倒整改验收清单(见附件5)。整治工作严格建档管理,一点一档,内容包括现状情况(能反映堆体情况及周边环境的照片)、整治方案、整治过程管理(能反映整治过程的照片)、隐蔽工程照片、转运处理联单、整治后效果(含照片)、验收情况等内容。(责任单位:各镇街)
(五)强化垃圾处置执法监管
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主体责任,完善督查评价、长效监管、部门协作等机制,采取部门联合执法、重点区域拉网排查、夜间巡查、错时蹲点等方式,开展垃圾处置执法监管,坚决堵住垃圾处置执法监管漏洞,严防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向农村或城乡接合部非法转移、倾倒,杜绝出现新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对非法处置垃圾行为要严厉处罚,做到案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震慑一片。对出租或占用耕地开挖填埋垃圾的,坚决取缔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造成环境污染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三、工作步骤
从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底分4个阶段开展工作。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4年8月底前)。认真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宝鸡市陈仓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协调机制,做好动员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细化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二)排查摸底阶段(2024年10月底前)。采用网格划片和实地排查、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方式,逐村组织开展一次地毯式排查,建立垃圾乱堆乱倒排查点位清单,经镇街主要领导签字确认盖章后报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三)整治攻坚阶段(2025年2月底前)。根据点位调查情况,一处一策制定整治方案,分类施策,明确整治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要求和进度安排,扎实开展整治工作。完成整治后,按照村初验、镇街验收、区级复验的程序,实施动态销号,确保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基本清零。
(四)巩固提升阶段(长期坚持)。建立健全督察检查、联合执法机制,推进监管信息互通互享,在城乡接合部、环境敏感区、主要干道两侧、农田、山边、沟谷、河道等区域,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合力从严打击违法违规乱堆乱倒垃圾行为。深入分析垃圾乱堆乱倒问题产生根源,挖掘问题背后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并补充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完善垃圾乱堆乱倒长效管理工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镇街作为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压实工作责任、落实整治经费、补齐收运设施、强化巡查检查,确保排查整治任务按期完成,杜绝出现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区城管执法局要加强对各镇街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做好监督管理。
(二)强化监督指导。区城管执法局每季度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垃圾污染规模转移、工作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等问题,督促各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对工作进展缓慢、问题严重的镇街,将由区政府进行重点督促督办。每月月底前,各镇街将排查整治任务进度表(见附件6)报送区城管执法局。
(三)畅通监管渠道。区城管执法局、各镇街要向社会公示投诉举报方式,实行举报制度,引导市民通过投诉举报电话、12345市民热线等监督举报平台对垃圾处置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附件:1.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2.垃圾乱堆乱倒排查点位清单
3.整治方式技术路线
4.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整改验收表
5.垃圾乱堆乱倒整改验收清单
6.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任务进度表
附件1
镇(街道)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编 号 |
(一处点位一个编号,编号规则为镇(街道)行政区域代码+序号,序号为4位阿拉伯数字) | ||
基本信息 |
所在位置: 镇(乡、街道) 村或 路 号 | ||
地理坐标 |
经度 度 分 秒,纬度 度 分 秒 | ||
堆放位置 |
离最近居民点距离:□500米以内;□500米以上 距离县城距离:□2公里以内;□2-5公里;□5-20公里;□20公里以上 | ||
主要成分 |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填写比例占60%以上的垃圾成分一项) | ||
堆体场地 |
场地类型:□河塘沟渠(非水利枢纽)及两侧;□交通干道两侧; □农田;□边坡荒地;□废弃工矿场地;□山谷; □水利枢纽管理范围,请填写枢纽名称 | ||
堆体现状 |
堆体大小:高(深)度 米;面积 平方米;体积 立方米(注:指垃圾堆体本身大小,不是指堆体所占场地)。 形成年限:□1年以下;□1-5年;□5-10年,□10年以上 | ||
形成原因 |
□县级有关部门指定堆放;□本镇(街道)政府指定堆放; □村委会指定堆放;□城镇地区违法违规倾倒;□群众乱丢乱扔;□其他,请填写原因 | ||
管控情况 |
清运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外送清运;□从不外送清运 管控现状:□有人员监管;□有摄像头等设施监管; □无人员或监控设施 | ||
调查人姓名 |
核查人姓名 |
||
联系电话 |
联系电话 |
注:本表由镇(街)组织填写,一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一表,每表至少附一张带堆放点位置信息的照片,连续附表并装订成册。
附件2
镇(街)垃圾乱堆乱倒排查点位清单
填报人: (统计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编号 |
区域 |
具体位置 |
地理坐标 |
堆体规模 |
场地类型 |
发现途径 |
排查时间 |
调查人及电话 |
备 注 |
填报说明:1.序号:从1开始连续编写。2.编号:一处点位一个编号,编号唯一,编号规则为镇(街道)行政区域代码+序号,序号为4位阿拉伯数字。3.区域:XX镇(乡、街道)。4.具体位置:精确到XX镇(街道)XX村XX路XX号。5.地理坐标:经度XX度XX分XX秒,纬度XX度XX分XX秒。6.堆体规模:垃圾堆体的规模,以立方米计,是指垃圾堆体本身不是指所占场地的规模。7.场地类型:垃圾堆体所在场地类型,填河湖管理范围、主要干道两侧、农田、边坡荒地、废弃工矿场地、山谷等。8.发现途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群众举报投诉、媒体曝光、XX部门督办、自查。9.排查时间:现场核查的具体年月日。10.排查责任人及电话:填写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手机号码。 |
签字背书人:(镇街主要负责同志)
(镇街分管负责同志)
附件3
整治方式和技术路线
参考省内外对垃圾乱堆乱倒点位的整治方式,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整治采用以下几种技术路线:
一、搬迁处理
(一)适应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位于环境敏感地区或土地有其他用途;
2.位于非环境敏感地区,原则垃圾堆体小于500立方米,转运距离小于25公里。
(二)技术路线。将垃圾乱堆乱倒点位堆存的垃圾开挖后直接清运至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场所进行处理,然后对场地进行修复利用。
二、生态修复
(一)适应条件。位于非环境敏感地区,土地无其他用途,停止进垃圾5年以上,堆放点基本稳定,经检测对周边环境没有污染。
(二)技术路线。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无污染情况下,采取堆体覆盖、植被恢复等自然生态处理方式。
三、原地规范整治
(一)适应条件。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垃圾乱堆乱放点位。
(二)技术路线。通过对垃圾堆体整形与边坡处理、防渗处理、填埋气体导排与处理、渗滤液导排、收集与处理、封场覆盖,防洪与地表径流导排,绿化与植被恢复,后期维护管理与环境监测等,最终达到消除垃圾堆体的安全隐患及产生的臭味,有效控制填埋气体及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改善景观及生态恢复的目的。
附件4
镇(街道)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整改验收表
编 号 |
(一处点位一个编号,编号规则为镇(街道)行政区域代码+序号,序号为4位阿拉伯数字) | ||||
基本信息 |
所在位置: 镇(乡、街道) 村或 路 号 | ||||
地理坐标 |
经度 度 分 秒,纬度 度 分 秒 | ||||
主要成分 |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填写比例占60%以上的垃圾成分一项) |
堆体大小 |
体积 立方米 | ||
整治完成时间 |
验收时间 |
||||
整治方案 |
(简要描述整治措施) | ||||
整治前照片 |
|||||
整治中照片 |
|||||
整治后照片 |
|||||
整改责任人姓名 |
验收责任人姓名 |
||||
联系电话 |
联系电话 |
注:本表由各镇街核查,一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一表,每个村组单独装订成册。
附件5
镇(街)垃圾乱堆乱倒整改验收清单
填报人: (统计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编号 |
区域 |
具体位置 |
地理坐标 |
整治方案 |
场地用途 |
完成时间 |
验收时间 |
整改责任人及电话 |
验收责任人及电话 |
备注 |
填报说明:1.序号:从1开始连续编写。2.编号:一处点位一个编号,编号唯一,编号规则为镇(街道)行政区域代码+序号,序号为4位阿拉伯数字。3.区域: XX镇(乡、街道)。4.具体位置:精确到XX镇(街道)XX村XX路XX号。5.地理坐标:经度XX度XX分XX秒,纬度XX度XX分XX秒。6.整治方案:简要描述整治措施,如清运处理、覆土绿化、开挖筛分、帷幕防渗等。7.场地用途:指整治后场地的用途。8.完成时间:完成整治的年月日。9.验收时间:镇街级实地验收的年月日。 |
签字背书人:(镇街主要负责同志)
(镇街分管负责同志)
附件6
镇(街)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任务进度表
填报人: (镇街具体负责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区 域 |
垃圾类型 |
排查点位(个) |
完成整治(个) |
完成验收(个) |
备 注 |
填报说明:1.序号:从1开始连续编写。2.区域:XX村(组)。3.垃圾类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4.排查点位:截至填报时间,共排查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数。5.完成整治:完成整治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数。6.完成验收:镇街级完成验收的垃圾乱堆乱倒点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