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1-05-20 08:36 浏览次数:

受访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访谈嘉宾: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宝军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陈仓区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节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宝军做客我们的节目。唐局长你好,现在有很多网友都在关注着我们的节目,请您先跟大家打一声招呼吧!

嘉 宾: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和大家沟通交流,在此,我代表区农业农村局对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欢迎广大网民朋友们对我们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主持人:什么是小麦条锈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嘉宾: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它靠气流传播,分布范围广,流行速度快。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初期,在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产生鲜黄色庖状夏孢子堆,随后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出现鲜黄色粉状物。幼苗期呈多层轮状排列。发生中后期病菌孢子与叶脉平行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后期当环境条件不适宜夏孢子发生时,夏孢子堆转化为黑色、狭长形冬孢子堆。发生后,降低叶片光合作用,导致麦粒秕瘦,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主持人: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指导思想是什么?

嘉宾:我区地处关中西部,地形复杂,境内川、塬、丘、山皆有分布。小麦种植面积大,地形、气候条件复杂,防控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重大病虫防控机制,以宣传发动为手段,以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引领,带动群防群治,打好早春应急防控和中后期普防两次战役,全力控制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危害,努力实现夏粮增产、农民增收。

主持人:请唐局长介绍一下我区今年小麦条锈病防控防治情况?

嘉宾:今年我区夏粮面积38.2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7.97万亩,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37.97万亩。针对小麦条锈病越冬菌源量大,早春发病早、流行速度快的特点,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早动手,连续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全区小麦条锈病推进会议6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我们及时制定了早春及中后期两次普防防治技术方案,有效遏制了小麦条锈病扩展蔓延。第一次普防于3月25日结束,全区共防治面积32.382万亩次;针对二次侵染较重的情况,区政府紧急下发防控通知,明确各镇街防控目标,落实镇街属地责任,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网络化防控格局,于4月25日全面完成了二次普防。截至5月17日,全区累计开展防治面积85.982万亩次。

主持人:我区小麦条锈病防治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嘉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监测,预警先行。区农技中心分区域持续对全区小麦条锈病发病情况进行踏查监测。第一时间发布动态预警28份,对重点区域发放监测预警告知书37份。全区115名农技人员名进入田间地头,开展以条锈病为重点的“一喷三防”技术指导,落实“兼防一般田块,普防达标田块、统防重发田块的分级、分区差异化防控措施。

2、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区农技中心与各镇(街)农办组建15个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组织新型经营主体32家、12个专业机防组织,动用无人机143架次、自走式高杆喷药机78台、机动喷雾器580台,完成统防统治面积21.5万亩,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3、全面动员开展群防群治。区镇村共组织召开现场防控推进会、观摩会、培训会20期,制作电视宣传节目3期,组装宣传车辆15台,印发“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技术挂图”20000张,发放技术明白卡10000多份,营造全面防控的社会氛围。

4、严格督导保防效。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慕仪、周原、阳平、东关等镇街督导检查小麦条锈病防控防治情况。市政府小麦条锈病防控督导组驻区开展督导,区农业农村局成立12个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督导组,抽调48名专业技术人员驻镇督导14个镇街的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镇街安排包抓专员157人督导157个村同步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

5、全力保障专项防控资金。我区投入省市小麦条锈病专项资金110万元、区级小麦条锈病专项资金40万元、整合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05万元、共255万元,全部下拨乡镇,财政局监督镇村专款专用,确保防控资金第一时间到位。

主持人:小麦条锈病防控在施药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嘉宾:1.科学防治。防治作业应在晴好天气无风或微风时段进行,中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亩用水量50公斤,配制药剂要严格按照二次稀释方法操作。喷药要均匀、无漏喷、重喷现象。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重喷。对重发田块,建议间隔7-10天酌情进行二次补防。

2.规范操作。施用农药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登记剂量用药,不得随意加大剂量,不得乱混乱配农药。

主持人:怎样辨别假劣农药?

嘉宾:群众在购买农药时,要注意查看标签上标注的“三证”号(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适用范围、有效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及有效期、毒性、使用说明等。同时,还要查看标签最下方是否有农药安全使用象形图和标志带,这都是识别农药真假的好办法。有条件的,也可在农药登记信息网上输入登记证号,查询登记信息是否与农药标签上信息一致,不一致,则定性为假药。

主持人:小麦条锈病农业栽培防控方面有哪些技术措施?

嘉宾:1.选育和种植抗病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加强栽培管理,实行生态治理。

①调整播种,适当晚播,可减轻秋苗发病程度;

②铲除田间自生麦苗、病残体,及时翻耕麦田,减少菌源越夏寄主,降低越夏菌源;

③提倡施用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氮、磷、肥合理搭配施用,增强小麦自身抗性。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

④合理灌溉,控制田间湿度,及时排水和灌水。

主持人: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控有哪些技术措施?

嘉宾:1.药剂拌种。实行小麦拌种,可有效控制秋苗发病,压低冬前菌量,延缓病情扩展速度,延迟或减轻春季发病时期和程度。可选用戊唑醇、多效唑、丙环唑等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拌种。为了防止和延缓单一用药造成病菌抗药性的产生,要注意科学合理用药。

2.田间喷药防治。药剂防治是大面积控制病害的重要应急措施。一般情况下,在条锈病发病初期的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用药都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条锈病的发生并不一定在小麦某一生育期开始发生,时有早晚,所以控制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最佳时期应在发病中心开始出现时进行。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喷洒发病中心。田间病叶率达到2%时,可全田普遍用药。可选药剂有三唑酮、丙环唑等,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严格用药。并且相互交替或轮换使用,减轻和延缓病菌抗药性。

主持人:在农药配制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嘉宾:1.配药人员要了解和掌握农药的性质和配制方法及流程,严格按照标签或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配制。药剂要随配随用,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

2.配药操作要小心。配制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时要站在上风处,并尽可能防治粉尘飞扬。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的太满,以免溢漏。

主持人:如何做好施药安全防护?

嘉宾:1.老、弱、病、残、孕、小孩和哺乳期妇女不能接触和使用农药。

2.施药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专业防护服等,如果没有,至少应穿轻便的长衣、长裤、戴帽子、手套、穿胶鞋。施用高度农药时应戴护目镜、面罩,防治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

3.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吸烟;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应用牙签、草秆或水来疏通。

4.施药前应事先告知蜂农、蚕农,施药后做好警示告知,无关人员不要靠近或进入施药现场,尤其是熏蒸施药和防烟施药现场,以免对人产生毒害。施用颗粒剂或种子处理剂时要严格覆土,以免被鸟类或其他动物取食。不要在河流、小溪、池塘、井边施药,以免污染水源。

5.下雨、刮风、高温、作物上有露水,施药时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不要逆风施药,尤其不能施用禁限用农药,否则药雾飘洒到施药人身上易发生污染中毒危险。每次喷药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

6.施药时穿戴的胶皮手套和胶鞋要在脱去前用水冲洗,以免脱下时污染面接触皮肤。脱下的防护用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内。施药后要用肥皂洗澡、洗衣,注意将防护服和其他衣物分开清洗。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要和其他生活用品分开存放。不要在河流、小溪、池塘、井边冲洗施药器械,以免污染水源。

主持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关于“绿色防控”有哪些规定?

嘉宾: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要求,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必须注重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走绿色发展之路。为此,《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依法推广应用,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智能化、专业化、绿色化;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有关院校等单位和个人研究、依法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鼓励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等。